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82篇
中国共产党   260篇
中国政治   164篇
政治理论   57篇
综合类   4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1.
博览之窗     
正土地改革时毛泽东家庭没被划定任何阶级成分1950年韶山土地改革时,毛泽东家庭究竟有没有划阶级成分,划了什么成分,说法不一。要弄清这个问题,需要对毛泽东家庭的经济发展史,尤其是土地改革前三年的家庭经济情况及成员生活状况,以及在土地改革中毛泽东家庭成分划分的基本情况有全面  相似文献   
512.
正不讳地说,自从有了马列主义并逐渐在中国开始传播之后,某些中国人对两个有严格定义的名词概念——一是"无产阶级",一是"无产阶级解放",在解义上大都倾向于粗疏,近乎习惯地进行了俗解。亦即:将具有鲜明大工业生产者属性的"无产阶级",泛泛注解为"穷人";将具有生产力革命、生产关系革命深刻内涵的"无产阶级解放",随意浅化为"穷人翻身"。由于认识上的模糊和理论上的草率,  相似文献   
513.
最近,某杂志发表了三篇文章,提出马克思主义就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谬论。作者认为,上述文章把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体系当作教条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来批判的目的,就是要公开挑战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公开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从而达到否认中国革命史和新中国建国史的政治意图。  相似文献   
514.
正说起"普世价值",有人将其视为灵丹妙药,也有人将其视为洪水猛兽。为什么会产生这样截然不同的认识?"普世价值"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普世价值"?为此,需要对"普世价值"进行理性解读。一、客观回顾"普世价值"的发展演变回答"普世价值"是什么?首先需要搞清楚"普  相似文献   
515.
《党课》2014,(17):36-37
面对“普世价值论”等西方价值观和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冲击,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自信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16.
孟晖 《新民周刊》2022,(13):122-122
近日得空,我重温了萨克雷的《名利场》。《名利场》发表于1847年,小说的真正主题是刻画19世纪上半叶英国新兴资产阶级的庸俗,但,作者以纵横驰骋的自如笔法展示了该阶级兴旺其中的环境,展示了大英帝国在那一具体历史阶段的特定国情。于是,读者可以选择不同角度切入,在今天,仍然可以获得新鲜的感受。  相似文献   
517.
文化的种子再好,如果土壤不合适,也无法生根发芽。五四运动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引进的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如民主、自由、共和等思想,固然有其合理的成分,但是距离当时中国人的思想境界过于遥远,在当时的中国也就无法实践。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迅速而广泛的传播,并且成为思想文化界的主流,这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和相应的主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518.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和壮大,都是与工业生产物和市场经济关系的发展相关联的。特别是资产阶级社会随后发展起来的机器化大工业和海外殖民主义创造的世界市场,将资产阶级推向了超越其他一切没落阶级的历史舞台的中央。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是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社会生存的基本条件,由此,创造出巨大的社会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历史地位之后,从资产阶级社会现实发展本身的内部揭示出来的客观社会矛盾,这意味着,曾经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筑模之中,当年消灭落后的封建专制的社会关系构式的革命之矛,现在已经在无产阶级的手中指向资产阶级自身。这就是客观的历史辩证法。  相似文献   
519.
正科学社会主义也称科学共产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是同义语,马克思、恩格斯就曾把他们创造的"新理论"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列宁也曾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520.
近代以来,资产阶级公正观随着资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而获得了普遍的张扬,西方社会主导了关于公正观的理论研究和发展创新。因此,他们更容易借助理论话语权进行背后的意识形态渗透,直接影响中国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内容构建。西方资产阶级公正观对中国的渗透,主要存在对理论界和政策制定层面的两条不同路径。理性应对西方资产阶级公正观的渗透,首先,要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公正观批判吸收西方资产阶级公正观;其次,要准确把握公正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再次,要自觉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最后,要完善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物质基础及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