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82篇
中国共产党   260篇
中国政治   164篇
政治理论   57篇
综合类   4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两位著名的理论家考茨基和卢森堡在如何认识俄国十月革命性质的问题上存在着理论差别。考茨基从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关系以及实现社会主义的一般先决条件出发,认为俄国十月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卢森堡通过对俄国革命起因及其过程进行分析,认为十月革命是一次无产阶级领导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522.
“互相监督”理论准备不足的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持和促进政党关系的团结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我们党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高度重视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中国共产党、多党派参政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局面,发展了我国各政党民主团结、生动活泼的良好政治关系。这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政治优势。为此,2006年10月25-27日,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隆重举办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政党制度研究中心第四届年会,本次年会的主题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央编译局和全国各省市社会主义学院和部分省市党校的7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围绕我国多党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政党关系,就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系及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本刊将研讨会有关内容择要整理发表,希望通过研讨会的开展和宣传,切实推动我国政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23.
《中国工运》2012,(8):55-55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后.马克思、恩格斯等在工人运动和工会问题上.与资产阶级及其代言人进行严肃的思想斗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工会学说。在这一学说中.工会几乎所有重大理论问题.如地位问题、职能问题、与政党关系问题、组织体制问题等,都与工会的性质问题息息相关。关于工会的性质.马克思主义工会学说认为.工人阶级是通过工会作为一个阶级组织起来的.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真正的群众组织。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就组织成分而言.工会以工人阶级为基础.会员只能是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劳动者.绝不是什么超阶级的组织。这主要涉及阶级性、群众性的问题。第二.就历史使命而言.工会没有任何自己的利益.始终把工人阶级历史使命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这主要涉及政治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524.
五四运动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其对后来的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早在20世纪20年代,人们便以不同的方式来纪念五四运动。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为此,我们根据中央档案馆馆藏档案,选取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时期关于纪念五四运动的部分文件予以公布。本组文献根据文件中录入,个别文字无法辨认的,以"□"代替。  相似文献   
525.
叶艳华 《东北亚论坛》2007,16(4):126-封3
1905年革命中,俄国各政党纷纷登上政治舞台,在推动革命进程中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作用。首先,从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影响以及革命的进程看,资产阶级及其政党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社会革命党在革命期间积极扩大在农民和工人群众中的影响,在推动革命进程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再次,作为俄国无产阶级的代表,社会民主党在革命中同样发挥了重要影响,但就其整体而言,不足以与资产阶级政党相抗衡,其作用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526.
辛亥革命期间 ,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还比较微弱 ,辛亥革命虽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但它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 ,它的一批领导人不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烘托出来的人物 ,而是受到西方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觉悟到以革命手段挽救民族危机的共和知识分子。孙中山为代表的共和知识分子发动革命时 ,国内资产阶级既缺乏雄厚的阶级力量 ,也缺乏推翻清政府的阶级觉悟。当时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要阶级基础不在国内 ,而在海外华侨中。领导辛亥革命的共和知识分子 ,首先并没有得到国内资产阶级的支持 ,而是首先得到了海外华侨的支持 ,他们以…  相似文献   
527.
孙大光 《侨园》2015,(Z1):69-71
记者最近专访了在中国率先提出并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唐春翔,就思想解放等问题进行了访谈。要敢于正视现实记者:1978年底,邓小平同志就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你怎样认识邓小平的这句话?唐:这句话很精辟。邓小平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正在大墙内接受"改造"。我之所以走进大墙,其实也就是由于否定了  相似文献   
528.
西方自由主义"普世"理念的悖谬在于,它一方面很顺利地转化成殖民主义奴役他人的特权,另一方面却又无法成为被压迫民族反抗侵略的武器,由此不断暴露出其所谓的"普世性"确实就是资本主义性。所谓的"普世人权",其实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资产阶级诉求,始终存在着阶级性和人民性的内在冲突;它所谓"启蒙",着眼于个人的理性和良知的觉醒,可是如果没有阶级的觉醒、民族的觉醒,大多数民众又如何觉醒?  相似文献   
529.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重要原则。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巩固人民的政权,是正义的事情,没有什么输理的地方。一些"好心人"总是认为民主比专政好,认为"专政"是暴力的象征,不像"民主"那么美妙;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打着反对专政的幌子,根本不提还有资产阶级专政,只讲资产阶级民主,把资产阶级民主粉饰为"至善至美"的反专制、反一党制、超阶级的、超历史的、普世的民主。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民主,就须有专政;有专政,就须有民主,二者有机统一于国家。  相似文献   
5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