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40篇
中国政治   40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李富强 《桂海论丛》2003,19(2):92-94
我国西部大开发是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强劲的背景下开展的。全球化趋势正无情地消蚀着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保护、弘扬民族文化关键在于创新。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必须以制度化的方式将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即实行民族文化的资本化运营。在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的今天 ,只有将西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投入市场 ,使之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西部民族文化才能获得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2.
《乡音》2015,(1):17-18,16
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资本、产业的过程。就科技成果产业化而言,资本化是手段,产业化是目的,只有实现了资本化,才有条件推进产业化。科技成果本身不是生产力.只有产业化后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3.
《求实》2021,(2)
乡村公共空间是村民可以自由出入并进行各种社会交往和思想交流的公共场所,其形态和功能对促进乡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乡村正逐渐由传统生产社会向现代消费社会转型,乡村的消费属性日益突出。在消费社会,乡村公共空间的发展呈现出资本化趋势,即资本与空间深度融合,资本成为推动乡村公共空间发展的重要动力,乡村公共空间成为资本增值的工具。资本化一方面有助于促进乡村公共空间的发展,另一方面导致乡村公共空间也存在诸多问题。克服空间的资本化危机,需要以公共性为导向,通过树立正确的空间发展观、促进社会参与、创新治理机制、丰富乡村公共活动等途径,重构乡村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54.
聂阳 《理论月刊》2023,(5):90-97
从现代早期的产业资本主义到当今时代的数字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主导逻辑经历了从资本空间化到空间资本化的深刻转变。空间资本化意味着数字资本作为数字网络空间的控制力量,通过实质吸纳人的生命过程而获得全面改造和掌控社会空间的能力,空间生产由此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主性和吸附性。从本质上说,空间资本化是由数字劳动推动的,数字劳动通过整合资本扩张的空间要求与人的发展的空间需求,消解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界限,加速空间生产的潜能向现实转化等环节来推动空间资本化的实现。空间资本化蕴含着一种超越肉体规训的生命政治范式,即数字资本通过微观场景设计,最大限度地占有剩余时间,营造媒介化的意义空间来完成对人的深层精神规训。  相似文献   
155.
程萌 《学习与实践》2023,(3):121-129
“奇点”是当前分析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影响的重要理论框架。它通常用来表示人工智能将以指数级的增长速度打破人类与机器之间界限的巨变情形。而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尽管近现代社会中人的存在形态与从手工工具到机器再到人工智能的生产方式变化有紧密联系,并且人工智能在19世纪机器体系替代人的体力器官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展现出替代人的脑力器官的演变趋势,但它在实质上难以获得人之为人的能够自我反思和自我决定的主体性意识。基于此,马克思从生产方式变革和社会形态变革之间内在勾联的角度所总结的“两个决不会”与“两个必然”的历史发展规律在人工智能时代依然具有强大的科学价值。这即是说,人工智能的技术奇点带来的并非“机器是人”的“物种奇点论”,相反是使超越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成为可能的“社会奇点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