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78篇
中国共产党   50篇
中国政治   85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黄树东 《先锋队》2012,(29):26-28
最近,关于私有化的讨论比较多,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笔者认为,对中国而言,私有化这个药方开错了。它不仅解决不了其提倡者希望解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解决不了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即结构性问题。它无法增加总需求,也不能有效刺激供给,还不利于提高经济的总体效益。私有化能为中国带来可持续的增长吗?倡导私有化者所持的一个基本论点是,私有化能够破解中国经济难题,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确,中国经济在中长期内面临着许多内在的矛盾,如果不能有效地破解这些矛盾,中国经济增  相似文献   
82.
<正>实事求是地讲,这些年来中国的司法没少干事,没少犯错,当然也没少挨骂。干了该干的事是职责使然,司法没有理由居功自傲;犯了不该犯的错实在不可宽恕,司法没有理由获得社会的迁就。同样道理,如果是后者的原因,司法  相似文献   
83.
李慧英 《中国妇运》2012,(Z1):26-28
一、为什么要修订村规民约?村规民约是村民对村庄行为规范和管理规范的共同约定,其内容包括民间习俗的倡导、村民资格的认定、资源分配的规则等等,属于民间法的范畴。对于村民来说,能否享有村民资格、能否得到宅基地、能否分到征地补偿款,法律法规不一定管得着,无法直接影响村民的行为,却与村规民约息息相关。中国有7亿5千万农民,村规民约的功能不可小视,可以说,村规民约直接左右着7亿多农民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84.
媒体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中国,教育资源差距在东西部地区显得格外巨大。差距也带来一系列公平、道义及在社会发展中显现的种种问题。不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必将在长远的未来,影响中国的整体人口素质,决定中国的前进动力和未来命运。  相似文献   
85.
晨景 《党政论坛》2012,(2):56-57
中国人提起部委,往往会加上“中央”两字作为前缀,因其往往掌握一个系统的全国性政策大权。中央的诸多法规和决策,背后多是部委意见,只是后来以中办国办(指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室)的名义发出,才戴上了中央的帽子。尤其是近十多年来,部委资源分配的权力越来越大,所以才有“跑部钱进”之说,也由此国家发改委才会被称为“小国务院”。  相似文献   
86.
今天的社会生活中,“理性”正成为一个热词。理性看待收入差距,理性面对社会不公,理性分析网络民意.理性选择专业、职业……“理性”的高频度使用,传递的潜台词其实是:在不少问题上.有人正走向理性的反面。  相似文献   
87.
王保帅  李楷 《法制与社会》2011,(28):173-174
弱势群体在任何社会都存在。目前我国弱势群体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转型过程中资源分配不均造成的。具体来说由三方面原因:社会转型造成社会结构的断裂、计划到市场的阵痛、社会急剧转型与制度滞后的矛盾。  相似文献   
88.
诉讼活动中的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等现象,往往是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激化社会矛盾的重要因素。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这一规定表明,法律监督是我国检察制度的根本属性。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即检  相似文献   
89.
慈善介入,缓解而非根除社会不公民间慈善是社会福利的一种补充形式。如果初次分配不公正、再次分配体系又没有形成,那么企图仅仅通过慈善这种"自愿的"、"第三次分配"来矫正分配不公、解决贫富悬殊问题未免有些天真。  相似文献   
90.
“州官能放火,我就敢点灯”——国人的公平观念 国人“理直气壮”为从众腐败辩护之“理”,从根上讲,正是反对礼制不公的“造反有理”的“理”。它不以“法”定是非,而是以“劫富济贫”为目标。与此同理,今天许多国人“打倒贪官”,也主要是痛恨待败导致的社会不公、贫富差距,而并非是捍卫法治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