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29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31篇
各国政治   192篇
工人农民   114篇
世界政治   3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0篇
法律   877篇
中国共产党   2676篇
中国政治   4915篇
政治理论   892篇
综合类   1099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204篇
  2021年   237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275篇
  2015年   444篇
  2014年   1315篇
  2013年   1239篇
  2012年   1545篇
  2011年   1441篇
  2010年   1117篇
  2009年   817篇
  2008年   562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347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利益结构发生了革命性转型.在此转型过程中,社会利益分配也出现了分殊化趋势,时至今日,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差距已达到一个需要我们引起警惕的程度.据统计,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46.这个差距无论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可以说是偏高的.巨大的利益差距已对公众的社会心理造成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2.
近年来,物资企业的生产资料主业经营逐年萎缩,但仍有部分物资企业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创造条件,发展物流,逐步转型。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初略的探讨,提出了相关的思考。  相似文献   
73.
李劲 《理论文萃》2007,(1):56-62
哈贝马斯的教授资格论文《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首次明晰地阐述了公共领域的概念与发展。“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描述的是一个介于私人领域与公共权力领域之间的中间地带,它是一个向所有公民开放、由对话组成的、旨在形成公共舆论、体现公共理性精神的、以大众传媒为主要运作工具的批判空间。“所谓‘公共领域’。我们首先意指我们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向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生成。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公共领域的一部分由各种对话构成,在这些对话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形成公众。”①哈氏公共领域最关键的含义,是独立于政治建构之外的公共交往和公众舆论,它们对于政治权力是具有批判性的,同时又是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74.
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是企业的使命,而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是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它不仅是一种道德和良知的呼吁,而且正逐步成为刚性的制度约束;不仅是一种理念、文化,更是企业必须面对的社会实践。在体制转型、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75.
刘绛华 《求实》2005,(11):64-67
当前我国社会正面临着深刻的转型,我国公共管理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总的趋势是:管理主体实现单一到多元的转变,管理职能逐步缩小,管理方式由政府垄断为主向市场竞争为主转变。  相似文献   
76.
学院动态     
学院召开五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暨2023年工作会议2023年2月7日,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召开五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暨2023年工作会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党组组织部副部长侯占宁参会,充分肯定了学院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介绍了集团公司2023年员工教育培训的工作思路和重点安排,对学院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院长赵玉建传达了集团公司2023年工作会议精神,作题为《深化融合转型抢抓发展机遇全面建设新时代集团公司人才强企主力军》的工作报告,党委书记钱兴坤作总结讲话。  相似文献   
77.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出来的一条全新的现代化道路,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发端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其在新中国70多年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三次重大转型,每一次转型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和主要任务都是很不同的,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三次转型都取得了巨大成果,从而成功地推动着中国式现代化不断进步。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诸多具有普适性意义的规律性特征,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启示性与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78.
全球秩序的转型并未遵从线性因果的单向逻辑,而是纷繁因素动态交互的迭代结果。其中,以全球化为代表的演化场境为全球秩序提供了外部环境,以全球治理制度为代表的制度维系了全球秩序的稳定结构,以网络技术、全球社会运动、国内政治、新兴国家、全球危机为代表的创新生境成为推动全球秩序转型的关键。此外,全球秩序由于其较强的秩序性和目的性特征,它并不仅仅受制于全球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基于全球治理与全球秩序的紧密关系,本文提出以能动性全球治理加速构建新的全球秩序的三条路径,即通过重视过去被回避的权力要素、增强多元主体的关系协调以及实现治理思路的创新,发挥全球治理的能动作用以实现对全球秩序的保障与维护。  相似文献   
79.
80.
以经济转型为背景的贫富差距成因解析及其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军  冉志 《探索》2004,(2):84-87
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产生以及扩大 ,是以社会转型为背景的。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经济领域中的社会转型因素 ,决定了贫富差距形成的必然性。要缩小贫富差距 ,也必须以促进经济转型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