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37篇
中国共产党   295篇
中国政治   328篇
政治理论   145篇
综合类   1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较早明确提出人学辩证法的是法国存在主义者萨特。萨特所主张的“人学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及其人学辩证法毫无共同之处,他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攻击是没有根据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从来没有忘记人,它关于主客体的学说以及有关人学辩证法的思想是相当丰富的,对人的生存方式本性的哲学反思和辨证把握是马克思的人学辩证法的核心内容。所以说,萨特的所谓“人学辨证法”本身并没有什么真正的价值。萨特对东欧机械的、教条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批评,里面有一些合理的成分并提出了人的存在与马克思辩证法这个重要问题,即所谓的人学辨证法与马克思主义辨证法基础理论的关系问题,这应该引起我们对马克思的人学辩证法思想的关注和思考。马克思本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和使用过人学辩证法一词,但并不能因此否认他的辩证法理论和其它著述中包含有深刻的的人学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262.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何走出诸如"增长中的贫困""、增长中的烦恼"等困境,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发展是什么?发展的辩证法就是流动性和创新性。古代哲人赫拉克里特指出:"万物皆流,无物长驻";《诗经》、《诗品》有"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如将不尽,与古为新"的记载;熊彼特还提出关于不断的"创新性毁灭"的命题。科学发展的历史拐点发展与增长有区别,同时发展又  相似文献   
263.
辩证法既是一种认识问题的方法论,又是一种人生哲学。人生需要哲学,哲学指导人生。用哲学的思想武装头脑,指导人生,在心理上就会感到愉悦,在思想上就会少一点疙瘩,在工作上就会懂方略、增信心、有动力。因此说,人生应学辩证法、应懂辩证法、应用辩证法。作为领导干部,要用辩证法看待执政中的“三不怕三不白”。  相似文献   
264.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形而上学"概念有不同的用法,但在哲学史上都有根据.恩格斯的用法源自黑格尔,仅指与"辨证法"相对的思维方式;马克思的用法则更接近哲学吏上的通行理解,即作为与"自然学"或"物理学"相对的"超自然学"或"元物理学".  相似文献   
265.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深化改革现实的支撑,是中国复兴道路内在发展出的一种不同于西方历史“重演”的现代化方式。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中国革命所选择的实践道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事业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相结合,通过不断地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确立的两个结合,通过自身超越于西方资本逻辑的人的逻辑,立足于实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宏伟目标而不断奋斗。因此,正如马克思主义科学就是共产主义革命历史的现实表达,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就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历史的现实表达。  相似文献   
266.
“物质”为何?现在的科学知识告诉我们,物质包括电子和夸克。这二者皆为最小的粒子,之所以说是最小的粒子,是因为电子和夸克不能再由比之更小的粒子组成。但是,科学与哲学的视域不同,出发点自然也不尽相同。在德国的古典哲学世界中,尤其是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他对物或物质的解析有基于物质世界的,也有脱离形下社会的。  相似文献   
267.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史中,对"历史"概念的追索散发着恒久的魅力。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滥觞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便是以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概念为中心的。卢卡奇在对德国古典哲学历史思想的得失分析中,将马克思的"历史"定位为一种生成性存在和动态功能结构,从而用历史辩证法来剥离资产阶级社会意识的"物化结构"。然而,由于他以黑格尔式的抽象逻辑设定来座架历史概念,不能透视马克思历史观的广义与狭义层面的区分,不能理解狭义历史唯物主义所体现的历史观的真实意蕴,因此其逻辑运演的深层仍是一种抽象的思辩,最终无意识地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意识形态。重思青年卢卡奇的历史逻辑,对于理解其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如何不断走向人本主义、实践主观化具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68.
易经矛盾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巍 《求索》2006,(1):152-154
本文从哲学角度对中国古代经典著作易经进行分析,揭示了易经中的唯物论、辩证法的基本思想;论证了易经中有关矛盾的一系列思想和理论的科学性、先进性;找到了易经中应用演绎法进行矛盾分析的证据;证实了易经中应用演绎法研究客观世界的事实;解答了科学界长期对此存在的争议。为易经理论在管理学体系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9.
毛华滨  林剑 《求索》2008,(12):86-88
马克思思想演进的轨迹——从自我意识哲学到实践唯物主义,向我们昭示了青年马克思不断超越自我的思想历程,又向我们显示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通过研究青年马克思思想转变的内在动力与逻辑,我们可以对青年马克思思想的本质特征作出某种符合哲学史实的理解。  相似文献   
270.
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宁 《理论视野》2008,(5):35-37
列宁晚年遵循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俄国的具体实际,把辩证法运用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从理论上深刻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三个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的辩证法,正确认识和处理若干关系,有助于推动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