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40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3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2篇
法律   253篇
中国共产党   2144篇
中国政治   1655篇
政治理论   369篇
综合类   640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434篇
  2022年   498篇
  2021年   520篇
  2020年   490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万企兴万村”行动是全国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统一的工作品牌。民营企业将自身发展与农村发展、个人富裕与农民富裕有机结合,以多种形式与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实现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但是,由于地方政策措施配套、乡村环境条件、企业自身发展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制约了“万企兴万村”行动的深入开展,亟需在完善政策保障、优化发展环境、解决企业困难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助推“万企兴万村”行动深入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开创新局面。  相似文献   
912.
实现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促进农村现代化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动力,要求胸怀“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培育“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坚定“生生不息”的文化自信、赓续“踔厉奋发”的奋斗精神。当前,实现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面临着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认知偏差、农村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有待提升、农民精神生活贫富差距依旧明显、共同富裕共建共享机制亟需完善等难点挑战,要从发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贯彻全面协调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发展理念等方面协同发力,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913.
2021年,随着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三农"工作重心由脱贫攻坚转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期深入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和沂蒙山区等东中西部脱贫县区,全面了解脱贫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展、成效与难点、痛点.  相似文献   
914.
左停 《人民论坛》2024,(6):100-103
乡村文化是一个整合了居民生产生活、自然景物景观和社会历史记忆的有机文化系统。乡村文化具有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效用性和价值性,如何开发其效用和价值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议题。推动乡村文化价值实现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主体共同加深对乡村文化的理解认知,协同开发多样的乡村文化产品,助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并在更加宏观的层面谋划乡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通过城乡融合不断提升乡村文化价值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为乡村文化价值实现拓展更多路径。  相似文献   
915.
<正>省委《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建设10万亩林下经济种养示范基地”。卜优村位于定安县新竹镇西南部,林地资源和水资源丰富,有发展林下养殖业的基础和潜力。为深入了解该村林下养殖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工作之余到卜优、卜南、禾笈、南多岭、下岭、龙坤、南方岭等7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的部分林下家庭农场、养殖基地,  相似文献   
916.
近几年,中国农村留守群体总量在下降,但庞大的留守群体基数及其背后所彰显的乡村治理价值仍具有研究意义。作为乡村传统主体的留守人口在城乡关系的治理博弈中存在资本动力、人际情感、伦理精神、主体理性和价值认同的风险,并在集体行动中得以呈现。而化解留守群体集体行动的风险在于打造全县域治理共同体、完善社会支持帮扶机制、建立村级生态治理体系、锻造基层党组织组织力、重构乡村现代文化体认。  相似文献   
917.
乡村生态振兴是乡村“五个振兴”的重要环节,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体现。生态振兴贯穿其他四个振兴实现的全过程。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过程需要法治保障作为基础,当前在乡村生态环境防治的法治保障方面依然存在立法不够完善,制度供给不足;执法权责不明,推进相对乏力;司法能动不足,监督体系不严;法治观念淡薄,参与意识不强等问题。需要通过强化法治自觉,提升法治理念,完善乡村生态振兴立法体系,落实法治行动,严格乡村生态振兴执法规范,深化法治担当,公正乡村生态振兴司法能动,增强乡村生态振兴守法意识等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918.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乡村振兴提出的二十字方针以及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目标具有相同性。无论是乡村振兴或是社会治理,都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问题,实现农村场域的振兴,现代化是必然要求。农村场域是重点、更是难点,必须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既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证,也是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振兴”的内在要求,更是推动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919.
要想充分发挥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潜能、助推乡村振兴愿景实现,应从金融赋能乡村振兴价值意蕴出发,探寻金融自身发展需求与乡村振兴总体要求的内在一致性。要从金融赋能乡村振兴进程中面临的思维、制度与机制层面分析其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构建基于认知转变、制度跟进以及机制创新三维度的一体化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920.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银发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既是发挥“余热”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益探索。银发人才服务乡村振兴主要有政策推动型、党建引领型、情感动员型和平台吸引型四种模式,通过对湘潭市H镇的调研分析,发现银发人才服务乡村振兴面临规章制度不完善、信息共享对接不畅通、社会支持乏力、服务保障能力滞后等问题,为此,应从制度完善、平台搭建、加大宣传与服务保障等方面完善银发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人才集聚机制,真正使其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劲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