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40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3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2篇
法律   248篇
中国共产党   2109篇
中国政治   1648篇
政治理论   365篇
综合类   603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434篇
  2022年   413篇
  2021年   517篇
  2020年   490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田宇 《中国人大》2021,(1):46-47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点,财政部部长刘昆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财政农业农村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992.
雒亚男 《人民论坛》2022,(21):62-64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对“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根本要义是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在思想方法上遵循党的农村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经验;在工作方略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在实践路径上健全现代化农业体系和政策保障机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相似文献   
993.
张绘 《人民论坛》2022,(23):50-53
西部乡村“人”的回流成为促进农村地区“产业兴旺”的基础要件;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西部乡村产业发展带来新动力;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为西部乡村产业融入国际国内市场打造重要契机。西部要抓住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战略机遇期,正确认识和面对未来产业发展中诸如基础薄弱、资金不足、投入分散、效益低下、产销不畅等挑战。通过积极谋划,主动作为,良性互动,补足短板,开拓市场实现有效投资推动乡村“产业兴旺”。西部要发挥自身资源禀赋优势,筑牢乡村振兴的产业根基,把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村和农民,在乡村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994.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和生存灵魂,乡村振兴需要文化生态建设的激活,并据此形成凝聚力,重塑乡村文化生态。通过文化生态重塑来保障乡村文化多样性,既是有序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前提,也是保护村落特色文化的基础,能够保证本土文化健康、创新地持续发展,甚至还能够有效融合外来文化,体现文化生态系统的包容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5.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拉动乡村区域经济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蕴涵出发,引入当前我国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三种发展模式,分析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在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发展困境,对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96.
本文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政服务业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在当前家政服务业快速转型与迭代升级期,充分借鉴典型国家家政服务业相关经验,提出现阶段我国家政服务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结合点:“变”理念,改善农民理念认知;“促”就业,增加农民家庭收入;“旺”产业,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997.
时伟 《人民论坛》2022,(Z1):120-122
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当前,乡村文化建设由于人才短缺,面临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到位、文化产品与乡村居民文化需求不匹配、文化传播手段创新不足等困境。应以提高乡村居民文化知识、弘扬优秀乡村文化、倡导健康乡村生活为着力点,发挥大学生人力资源优势,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乡村文化事业,助力乡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98.
李成龙 《学理论》2008,(6):54-59
继东部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之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实施振兴战略,制定了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系统政策体系。这些政策在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政策效应,取得了明显成效。并明确提出要消除阻碍老工业基地进行改革的体制性障碍,将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发展为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机制灵活、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基地,使之成为中国经济新的重要增长区域。  相似文献   
999.
目前东北的金融体系仍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依然垄断着东北的金融资源,多层次、多样化、功能完善的金融体系尚未建立。金融效率低、风险集聚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优化的瓶颈。因此,东北地区金融振兴的当务之急是重构金融体系整体资源配置功能、加快形成现代银行机构、创新区域性资本市场,逐步加大直接融资的比重,畅通东北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000.
旅游业是当代中国的新型产业,也是加快新疆经济发展的最具活力的重要产业。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伊犁试验区应将加快发展具有伊犁特色旅游业,作为振兴伊犁州经济的重大战略举措,使旅游业在21世纪初成为伊犁试验区新的支柱产业。一、发展伊犁试验区特色旅游业的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