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3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145篇
工人农民   45篇
世界政治   2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93篇
法律   1124篇
中国共产党   1326篇
中国政治   1835篇
政治理论   484篇
综合类   751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350篇
  2013年   331篇
  2012年   382篇
  2011年   457篇
  2010年   471篇
  2009年   431篇
  2008年   530篇
  2007年   433篇
  2006年   383篇
  2005年   322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240篇
  2002年   311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楠 《传承》2006,(1):25-26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进入21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日趋严重的知识产权垄断,不断增强的能源资源的约束,对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构成严峻的挑战。我们已经到了必须更多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发展的战略,在世界市场上获得了突出的竞争优势。它们在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32.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在与国外企业竞争的过程当中会遇到一系列发展和竞争战略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大”与“强”的内涵以及企业“大”与“强”的辨证关系,然后分析探讨了中国企业面临国外企业的挑战所应采取的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33.
34.
无形资产竞争规则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冠斌 《知识产权》2002,12(3):23-27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在经济领域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不再是一般劳动力、也不再是资本,而是知识,拥有和运用知识成为这个时代的真正动力。世界上的著名公司都越来越重视无形资产。据统计,目前有实力的企业其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比例达到1:2或1:3。在无形资产日益重要的今天,要实现知识的储存、交流和共享,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新的管理模式、管理理论和实践,作为协调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基本法的经济法,这是个亟待研究的新课题。本文力图从竞争规则这个经济法的基本命题出发,对无形资产的宏观管理法律原则作一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3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在文化建设方面,党中央先后提出了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两个概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建设和谐文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它与先进文化有着怎样的关系?笔者对此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36.
37.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采用集中型市场营销策略,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求专求精不求大,是中小型企业谋生存求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作者就此做一点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8.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仅仅体现在公有资产在静止时的数量优势,更应该体现在公有资产素质的提高;公有资产转换为资本的能力、公有资本流动的速度、自由度的程度;体现在公有资本在流动中的市场竞争力、控制力、领导力和保值增值的能力上。因此,我们要牢牢树立公有资本的流动观念、公有资本的控制力观念,要实现从一般的结构优势观念向核心竞争优势观念转变。  相似文献   
39.
进入21世纪,中国660多个城市的定位和产业支撑点以及相关环境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在城市竞争力上,城市之间的竞争有愈演愈烈之势,也越来越缺乏理性。因此,在城市激烈竞争的背后,只有认真反思城市竞争出现的一些问题,深刻认识城市发展的规律,才能更好地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0.
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谋划 (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谋划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家战略是中国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发展战略在全球的延伸和体现。它要为中国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服务,并有利于在更广泛的空间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和安全;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中国企业在制定与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中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1、分析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家战略环境 (1)充分认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