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60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41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5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推进"党管干部"的科学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党要“管干部”,这是政党政治的一个基本常识。今天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需要我们搞清楚“党管干部”原则的基本含义,理清“党管干部”与公众选择权的关系。既保持党对整个干部选择过程的有效控制,又不使公众的选择权失去意义,是我们推进干部制度改革、推进“党管干部”科学化所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42.
江岸 《小康》2012,(3):123
《红楼梦》里,不仅提供了各种生动的老年人样本,也呈现了各种忘年妒的病例。忘年妒是在折磨自己与他人的过程中,痛,并不快乐着。当年华已逝,夕阳是红是黑,快乐或不快乐,选择权,其实就在自己手中  相似文献   
143.
我国现行小额诉讼程序存在着过度僵化适用的情形,主要表现在案件限额标准之上。强制性是小额诉讼程序最重要的特征之一,通过对小额诉讼强制性表征的分析,发现当前司法实践中已经逐步确认当事人合意选择适用小额诉讼制度。合意适用进入小额诉讼是完善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最佳路径,通过在小额诉讼中加入当事人程序选择权,平衡小额诉讼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扩大小额诉讼适用的范围。可以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的运作模式,根据诉讼标的额的大小分别确定强制性适用、合意性适用和强制性不适用的层次空间。  相似文献   
144.
马德天 《法制与社会》2013,(18):139-141
2013年1月1日,我国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正式实施,其中在简易程序一章设立了小额诉讼程序。然而对于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的范围和方法及它与其他程序之间如何转换没有做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规定。本文针对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和转换提出自己的建议,从而避免小额诉讼程序适用和转换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相似文献   
145.
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被告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选择相关程序和与程序推进相关事项的权利,这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民主法制国家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和法治进步的重要标志。但是,我国刑事被告人程序选择权的司法实践滞后或司法制度缺失,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司法民主的完善与进展。有必要通过确立司法原则、加快立法进程、扩张适用范围、建立救济机制的途径,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被告人程序选择权制度。  相似文献   
146.
伴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金融消费纠纷的数量急剧增长,案情日趋复杂,传统纠纷解决模式难以适应该领域专业、快捷、权威的纠纷解决需求。在此背景下,金融消费投诉专门处理机制应运而生,该机制起源于瑞典的申诉专员制度,后被英国引入金融消费纠纷领域,并在世界范围内逐步推广。社会分层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程序选择权理论是该机制产生的理论根基。因此,研析各国金融消费专门处理机制在组织结构、受案范围以及处理程序上的相关特点,能为我国金融消费纠纷投诉处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47.
据《宁波日报》近日报道:浙江省宁海县力洋镇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对2009年镇政府20项重点实事工程作出票决。按照打分的规则,代表要在20项实事工程中标定次序。  相似文献   
148.
级别管辖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立法中表现得极为复杂和隐秘,同时也因其高度的职权化运作原理的运用而显得格外灵活,当事人在此过程中往往无能为力,对级别管辖的最终确立当事人几无话语权,更遑论程序的参与权和选择权了。这样一种级别管辖制度的构建和运作,与当事人主义的改革走势是难以相容的。如何按照当事人主义诉讼原理改造我国的民事级别管辖制度,  相似文献   
149.
安乐死是当今各国争论的热门话题之一,我国理论界为安乐死立法的呼声很高。本文通过对为安乐死立法的伦理依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在为安乐死立法的种种理由的背后,为安乐死立法的最根本的伦理上的依据是尊重个人对生命的选择权——即病人的自主意志,而病人的自主意志,只有在国家富庶、医疗保障体系高度发达、病人不再为高昂的医药费担忧的时候,才有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150.
当今时代人权受到空前的尊重,更好地实现人权已成为世界潮流。而生命权是人权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世界各国对人的生命权保护十分重视。然而近些年来,生命权的传统观念越来越受到安乐死的冲击和挑战。安乐死,作为对生命的一种特殊结束方式,到底是对生命权的尊重还是亵渎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