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89篇
中国共产党   293篇
中国政治   488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3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山西政报》2012,(Z2):62
生态革命——以"三北"工程为契机,全力打造自然、生态、现代、宜居的幸福新平鲁平鲁区被列入"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以来,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全区人民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开展以防风固沙、控制水土流失为目的的防护林体系建设。但平鲁由于先天的不足和后天的百业待兴,致使生态建设步伐远远落后于日新月异的其他各项建设。生态优先战略随之被迅速提上重要日程,生态是第一环  相似文献   
32.
《小康》2012,(5):59
2011~2012年度中国生态小康指数为66.8分,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政府对于环境污染的治理格外重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持下降趋势,水环境和城市空气质量也都有所改善,城乡绿化正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33.
王三堂 《人民论坛》2012,(30):62-63
"绿化是城市不可或缺的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抓城市绿化就是抓科学发展、抓生活品质、抓城市特色、抓基础设施绿色是最美的颜色,绿化是最好的美化。城市绿化是城市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改善城市环境、城市景观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托条件,是实现人、城市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基础,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特征。当今中国,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步伐也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犹如"水泥森林"在城市拔地而起。与此同时,城市规模的扩张、人口对环境压力的加大等,也使  相似文献   
34.
《法律与生活》2012,(14):35-35
2011年6月,一位广州居民通过网络向当地房管局投诉,她所居住的小区物业人员“不顾居民反对,擅自大面积改变小区绿化设施,将绿色休息区域破坏,并修改原先设计的道路通行位置,给居民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恳请房管局能够及时调查情况,居民希望在房管局的协助下,使已遭破坏的绿化带早日恢复原貌!全体小区居民在此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35.
朱江 《当代贵州》2013,(18):32-33
黎平县位于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处,地处侗乡腹地。黎平历史悠久,自宋代始就有建制,明洪武十八年(1385)设五开卫,永乐十一年(1413)设黎平府。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保存完好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古城翘街里的一座座四合院、会馆、孔庙、城门等印证和记录着这座古老城镇的历史记忆。绿色是黎平最亮丽的色彩。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国家林业重点工程资金的支持下,黎  相似文献   
36.
文章认为转型期新媒体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八大报告重视新媒体的建设.当前,绿化人的精神生态显得十分必要.新媒体应多传达诗意生存和审美人生的深意,吸收优秀文化传统,播育人们健康丰富的精神生态.  相似文献   
37.
平顺县委、县政府,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契机,确立"主攻绿色生态"的兴县富民战略,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坚持"科学定位、工作机制不断创新,观念转变、造林模式不断更新",使全县造林绿化步伐明显加快,质量不断提高。"十一五"时期,五年完成荒山造林25万亩,经济林5.2万亩,省、县道通道绿化420公里,乡村和旅游道路绿化700公里,村庄绿化180个。进入"十二五"以来,以年造林7万亩(其中经济林2万亩)的速度推进。一个外环"山上固本"、内环"身边增绿"、中环"产业富民"的"万亩荒山绿化连成片、千里通道绿化连成线、沟洼地埂经济林围绕转"的现实已经显现。  相似文献   
38.
根据中国林业发展的长远目标,到2050年时,中国将主要通过人工造林及保护天然林等措施,使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16.55%提高到26%,达到世界森林覆盖率的平均水平以上.而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今后中国还将进一步加大在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人工造林工作,以提高城乡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本文对人工造林的途径与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39.
朱江 《当代贵州》2013,(7):32-33
贵州省在大力推进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状况的同时,紧紧围绕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强绿色通道建设、城郊绿化、城镇绿化、园区绿化和全民义务植树,深入推进森林城市、森林乡村、森林矿区、森林校园创建活动,努力建设山川秀美的多彩贵州。10年来,贵州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量和森林覆盖率同步增长。截至2011年底,全省森林面积731万多公  相似文献   
40.
许槟 《北京观察》2012,(9):21-23
随着城市空间的拓展,第一、第二道绿化隔离带的功能定位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外围的新城发展壮大,使第一道绿隔已经被城市建成区包裹在内,成为城市的绿色“内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