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26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69篇
各国政治   152篇
工人农民   111篇
世界政治   45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66篇
法律   3169篇
中国共产党   3374篇
中国政治   4733篇
政治理论   1698篇
综合类   288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219篇
  2015年   507篇
  2014年   1364篇
  2013年   1097篇
  2012年   1473篇
  2011年   1445篇
  2010年   1163篇
  2009年   1174篇
  2008年   1217篇
  2007年   1026篇
  2006年   1113篇
  2005年   751篇
  2004年   761篇
  2003年   747篇
  2002年   800篇
  2001年   586篇
  2000年   337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盛华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7(6):117-117,119
本文对团队中冲突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02.
如果说权利是法律保护的利益,那么立法的过程也是一个利益平衡的过程,也必然会涉及“义利之辨”所包含的法律与道德、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三方面的关系。如果立法在这三方面没有慎重处理,则不仅会增加执法成本,而且使法律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相似文献   
303.
周芳 《学习与实践》2005,(12):61-64
当前高校大学生道德建设要从途径上兼容并包:在“知”上做文章,深化大学生道德教育;从“行”上下功夫,强化大学生道德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软性约束与硬性规定相统一,以增强大学生道德意识,规范道德行为,尽可能减少道德失范现象,为把他们培养成“有道德”的一代新人而努力。  相似文献   
304.
利人利己的道德观符合人性,是具有普适性的市场经济社会的道德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不例外。利人利己的道德观应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支撑。  相似文献   
305.
构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冬花 《理论探索》2005,1(2):31-33
构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观 ,要继承中国传统诚信思想的精华 ,吸取西方诚信观的积极因素 ,确定包括忠诚、诚实、信任、信用等在内的道德取向  相似文献   
306.
马克思和杜威的伦理学都强调道德是具体社会制度中的生活形式,这一观点既摆脱为伦理学寻求形而上学根源的困境,又指明了良善生活可能具有的内容。同时,社会制度包容不同的良善生活形式,认可了伦理价值的多元性;社会制度也排斥那些不道德的生活形式,它限定着良善生活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307.
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是国际社会和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重新界定了地理标志的概念,并对地理标志的立法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同时对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高度关注的地理标志与商标法律冲突的解决途径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308.
针对江歌案民事一审判决,根据被告刘鑫在江歌遇害事件过程中的行为表现,通过对侵权事实因果关系、主观要件和法律依据的深入解析,在法教义学视阈下,很难根据现有的侵权责任法体系追究刘鑫的生命权侵权责任。而通过对法律价值与社会正义价值、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法官立场与道德命题关系的分析,可以得到一个基本认识:真正能够支撑起江歌案民事一审判决的规范基础,只能是“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等民法基本原则。于是,问题就被带入了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轨道,通过法律原则指引判决方向并规训规则的具体适用,运用法律解释对法律规则“空缺结构”予以价值补充,经由“转介条款”合法导入道德规范或“社会命题”,借助核心价值观与道德话语强化裁判说理的社会效果,对江歌案民事审依然能够作出合理的判决结论,并经得起专业的批判和社会的审视。江歌案的判决从正反两面揭示出,司法审判既是一个法律价值得以实现的生动实践过程,又是一场司法正义藉以达成的科学方法演练场域,价值与方法、形式与实质,构成了通向最佳解释的法律实践的一体两面。  相似文献   
309.
杨利雅 《求索》2006,(7):118-120
科技发展及人们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在客观上增加了对地球环境的压力。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热切的期望与国际环境法发展的屡屡受挫,是一种不应有的现状。“国际环境责任”是造成这种状态的桎梏之一。以往国际法中国家责任的惟一性,已经不能适用社会发展的节奏了,国际环境责任多元化已经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10.
米满月 《求索》2006,(7):152-154
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被认为是人所特有的精神现象。但在达尔文看来,动物也有一定程度的道德感,人的道德不过是在动物的社会本能的基础上,通过自然对个体和群体的选择,逐步由低级向高级进化而来的。因此,只有通过对人的生物特性的研究才能了解人类的道德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