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69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57篇
各国政治   38篇
工人农民   79篇
世界政治   230篇
外交国际关系   63篇
法律   1580篇
中国共产党   2932篇
中国政治   3758篇
政治理论   1280篇
综合类   183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340篇
  2014年   1012篇
  2013年   777篇
  2012年   1107篇
  2011年   1027篇
  2010年   779篇
  2009年   744篇
  2008年   832篇
  2007年   683篇
  2006年   800篇
  2005年   531篇
  2004年   549篇
  2003年   593篇
  2002年   634篇
  2001年   443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我国在迈向法治社会的历程中,既不能忽视道德的基础性作用,也要看到道德与法律的作用是不同 的;我们要正确对待中国传统德治思想和德治传统;再次我们既不赞成政治伦理化,亦不认同法治万能论。  相似文献   
182.
毛泽东道德建设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学习和继承,是我们新时期进行公民道德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回顾和思考毛泽东道德建设思想,对培养公民良好道德素质和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3.
在举国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势下,教师思想道德教育却往往被忽视。其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教师是最关键的一环,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不仅必要,而且紧迫。  相似文献   
184.
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兴发 《前沿》2004,(5):169-171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日趋严重 ,主要表现为网络道德观念混乱、网络道德规范乏力和网络不道德行为泛滥。治理网络道德失范需要从观念、规范和行为这三个层面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85.
王彬  褚晓琳 《桂海论丛》2004,20(5):62-65
米尔恩人权哲学通过对先验人权观的批判,以低度道德作为其权利体系的理论起点,这有利于消除人权国际保护中的政治化趋向;低限人权概念是米尔恩人权哲学体系的理论内核,它在人权国际立法中具有可操作性,使人权国际保护从理论必然性走向了现实可能性;普遍人权命题是米尔恩人权哲学体系的理论诉求,普遍人权命题意味着人权主体的普遍性和人权标准的普遍性,并调和了不同人权价值的对立,从而为人权国际保护的对话提供了理论平台。  相似文献   
186.
储翔昱 《唯实》2003,4(3):46-50
道德和法律作为社会调整的两种手段 ,各自的实现方式不同 ,但最终目标一致。道德是法律的价值核心 ,法是基本道德的国家强制。但由于各自调整方式的不同 ,两者之间的转换应该有个“度” ,不能失之偏颇。道德法律化主要体现在立法方面 ,指法律要以道德为基础。  相似文献   
187.
试论新时期诚信道德目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建设新时期诚信道德这一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中,诚信目标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认为诚信目标体系是制度目标、责任目标和良心目标的有机统一。制度目标是指诚实信用道德规范的制度化,它要求诚信道德规范尽可能地成为一种“硬”约束,一种可操作的“制度”,具有法律规范的强制性和稳定性;责任目标是新时期诚信道德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它能使现代社会公民懂得自己在社会活动各个领域中理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良心目标是指道德个体通过对道德责任的内心体悟而达到的一种自律境界,是诚信制度目标并和责任目标的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188.
道德管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新英 《理论月刊》2003,23(12):144-146
加强现代管理科学包括道德管理科学的研究,对我国经济建设和其它建设事业的繁荣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道德管理具有明显的导向性、渗透性、非强制性、层次性、移情性和渐进性等特点。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管理科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9.
邹承鲁,中国生化界的泰斗级人物,年轻时曾经参与了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人工胰岛素合成,近些年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勇敢地站出来抨击很多科学界的不良现象。在人们的心中,这位八旬老人不仅是一位科学家,更是科学道德的守护者,是一位有良知、有责任感、敢说真话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90.
论道德自律与自律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慧兰 《湖湘论坛》2003,16(5):70-71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人们主体意识的提高 ,道德的自律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如何 ,自律与道德发展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 ,怎样积极培育和增强主体的自律意识 ,弄清这些问题 ,对道德教育与个体道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自律与他律“自律”(Autonomie)一词源自希腊语 ,由autos(自己 )和nomcos(规则 )二词合成 ,其原始涵义为“法则由自己制定”。道德的自律和他律是德国哲学家康德首创和使用的概念。康德把世界区分为两个平行的领域。与此相适应 ,他把规律分为两类 :一类是自然的因果规律 ;另一类是意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