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时事测试     
6月5日,美国前总统、共和党人里根在加利福尼亚的家中去世,享年93岁。 里根曾当过演员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从1981年至1988年担任美国总统,是当选和就职时年龄最大的  相似文献   
62.
63.
里根政府的对外政策具有浓厚的保守主义色彩,其第三世界政策是新、老保守主义共同作用的产物。在保守主义内部,围绕“里根主义”和人权外交,传统保守主义与新保守主义既有共识,也有分歧。在里根的主导下,两股保守主义政策形成某种整合。虽然时过境迁,小布什政府的保守主义对外政策不是对里根时代的简单复制,但里根政府却为冷战后的美国留下了一笔外交遗产,这笔遗产对后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政策已经产生,并可能继续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为迎接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经历了一场被称为“政府再造运动”的公共管理革命。这场革命由撒切尔政府和里根政府发端,在90年代迅速扩展到几乎所有发达工业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并通过国际组织的影响和以援助为条件波及处于经济转型中的原苏东国家和其他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形成了世界性的政府改革浪潮。  相似文献   
65.
国内外大事     
《新湘评论》2004,(7):53-53
  相似文献   
66.
阿碧 《检察风云》2007,(1):36-38
里根本不像是战场,没有炮火连天硝烟弥漫,只有高耸的橘黄色的起重机,幽静墨绿的湖水,白雪皑皑的山峰,以及华盛顿州首府西雅图那引人注目的地平线,这一切构成了明信片似的美丽画面.……  相似文献   
67.
1981-1989年里根总统执政期间,美国“新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趋向强硬,它主张对苏强硬,对华强调台湾问题。同样在这一时期,中苏两国的双边关系迅速调整,两国几乎同时产生了缓和关系的愿望。双方在1989年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相似文献   
68.
较为详细地论述戈尔巴乔夫时期苏美经济关系的论文在国内并不多见,特别是关于这个时期苏美贸易规模和美国对苏联援助的准确数额及其原因的文章则更少,本文试图比较详细地论述这些问题。本文说明,1985-1991年苏美之间的贸易规模和美国对苏援助的数额,相对于两国的经济总量和苏联的需要来说,都相当小,其主要原因是美国始终没有放弃对美苏贸易的限制,苏联在经济衰退时期硬通货短缺以及美国政府和国会不愿意给予苏联更多的经济援助。  相似文献   
69.
在过去的30年间,美国仍然坚守其建国时期形成的古典自由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保持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的稳固。在此前提下,围绕如何应对反文化运动和全球化进程的挑战,出现了政策手段的分歧和争议,即在经济领域,如何划分政府与市场力量的界限;在社会领域,如何划分政府与社团的权限。由此产生了凯恩斯主义、里根革命、第三条道路、新保守主义四种主要的政策组合。2008年出现的"奥巴马现象"背后有结构性变化的力量推动,但很难改变左右两翼的政治僵持局面。奥巴马政府停止了布什的保守主义政策,但没有借机推出自由派纲领。那些认为奥巴马重启凯恩斯主义路线的观点是言过其实。  相似文献   
70.
薛田 《党政论坛》2012,(10):57-57
相声大师侯宝林到美国去访问,记者自然不会放过他,提出一个很刁钻的问题:"里根是演员,当了美国总统。你也是演员,你在中国也可以这样吗?"侯宝林稍微一思索,回答道:“我和里根不一样,他是二流演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