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3篇
  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105篇
工人农民   70篇
世界政治   13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0篇
法律   408篇
中国共产党   457篇
中国政治   872篇
政治理论   158篇
综合类   2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275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近距离表现生活--20世纪末反腐败题材小说创作回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艳明 《理论学刊》2002,(1):117-119
兴起于 2 0世纪末的反腐败题材小说进一步发扬和深化了现实主义创作 ,以其特有的批判精神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效果。作品在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多方面的展示人物性格上取得了可喜成就 ,但同时也存在着情节的反复和雷同、艺术技巧的生涩等局限 ,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932.
解读王蒙     
一 王蒙,当代中国文学大家.四十余年来,所写小说、诗歌、散文、评论、研究及翻译等,已然等身,并译为数十种文字,发行于世界.  相似文献   
933.
查俊 《党建文汇》2002,(14):34-34
纵观2001到2002年的文娱圈,妙录、剽窃、模仿的指责声不断,从歌词到旋律,从小说到剧本、电影、电视剧,被指涉嫌抄袭者有寂寂无名之辈,也有像奥斯卡原创音乐大奖获得者这样的大家——  相似文献   
934.
论《红字》的矛盾艺术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作家纳桑尼尔·霍桑的《红字》自一百多年前问世以来一直以其深邃的思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吸引着读者和评论家。矛盾是《红字》的主要艺术手法之一。作者创造了许多前后矛盾的意象,从而使《红字》充满了多意性。正是矛盾手法的运用,才更有效和更具美学深度地展示了《红字》的主题,进而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人物所生活的社会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35.
    
写下这个字,端详半天,才发现它是个"喊"。喊从口从咸,从"口"不消说,人干事总离不开嘴巴,尤其是中国人,自古如斯,于今尤烈;从"咸"就不好理解了。以前我猜测"喊"有"咸"字会否是仓颉造字时大发诗兴,把自己弄得像今天的诗人们那样听觉与味觉模糊,互相"通感"起来。近读小说《喊山》才发现这个猜测是何等荒谬!其实仓颉早就洞见到生活的苍白与乏味,因此用"喊"这个字提醒人们给生活加一撮碘盐,日子有了咸味就会变得好受一些,一如《喊山》中那些质朴的僻壤山民,面对苍茫群山总要拉响长长的几嗓子,盘桓在黄土道上的灵魂因此而不再孤独。身边的国粹派又在提醒我,该说说洋人的日子也寡淡乏味呀!我说是的是的,但我没有出过国,所以  相似文献   
936.
ON 21 September,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the long awaited Harry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 finally appeared in Chinese bookshops. The Beijing Bookshop alone sold a record 10,000 copies on the day and Chinese Potterites were recompensed for their long wait with distributions of free crystal balls, magic chess pieces and other Potter paraphernalia. The publish-  相似文献   
937.
3月3日,日本和蒙古首度合作,耗资甚巨的大制作电影《苍狼》在两国同时上映。这部电影改编自日本著名作家森村诚一的同名小说,集合了日本影视圈的知名导演和演员,可谓阵容强大,其志不小。而蒙方人员却只限于配角和2.5万群众演员。区区250万人口的蒙古竟然动用了2.5万人参演,可见蒙古对影片寄予了何等的厚望。  相似文献   
938.
张威 《求索》2007,(2):173-175
以青楼为代表的市井娱乐行业的繁荣兴旺成为晚清时期城市文化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其中以《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为代表的晚清白话谴责小说中有过大量的,细致,生动的描写、刻画。在语言上,小说中都运用了一些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行业词语,通过对这些词语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中看出风行一时的晚清市井娱乐风俗文化的兴盛程度以及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同时,晚清市井文化也为这些词语注入了更丰富的含义。  相似文献   
939.
伊恩·P·瓦特在《小说的兴起》一书中谈到“original (独创性)”一词在18世纪的转义。从中世纪开始,“original”意指“从最初就已存在的”,至18 世纪,才转变为“无来源的、独立的、第一手的”。这种含义的转变是天翻地覆的,“从最初就已存在的”,强调“有来源”,与“无来源”之意截然相反。“novel(小说)”一词在18 世纪后期才广为使用,“novel”含有“新颖”之义,这也折射出人们对“求新”的独创性标准的认可。正因为18世纪之前的独创性标准重视“言出有据”,乔叟、弥尔顿、莎士比亚等人的作品或取材于历史,或取材于《圣经》。波斯纳在  相似文献   
940.
王菊 《理论与当代》2007,(10):49-50
鲁迅小说中的"疾病意象"作为20世纪初中国病患之"身"的文化隐喻,主要来自于一种对身体的自省式体察以及这种体察的外射。疾病让身体存在从一切历史文化的遮蔽中获得本体性的揭示,"身"作为存在的最原初立场意味着自由,现代中国的病根就在于其"身体"自由的失却,对此,必须通过一场彻底的文化革命来拯救。作为一个文化医生,鲁迅要为中国的患病之"身"做的事是"予以灵魂",使之回归本体,回归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