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342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60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6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72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应当交由法定鉴定部门鉴定;没有法定鉴定部门的,由人民法院指定鉴定部门鉴定”。以上规定说明了三个层次的意思,一是鉴定的启动是因为人民法院在办案过程中遇到专门性问题需要解决时提起的;二是提起鉴定的机关就是人民法院;三是鉴定的机构是法定的部门,没有法定部门的由人民法院指定,也就是说,在民事诉讼中鉴定人必须是由人民法院指派或者聘请的,鉴定结论必须是在诉讼中经法院委托制作的。  相似文献   
42.
《民主与法制》2010,(24):67-67
阮某是某市建材公司员工,由于车间发生爆炸,造成多处骨折。阮某要求进行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建材公司签署了"同意按程序申报"的意见,并由该市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鉴定结论,鉴定为"因工伤残六级"。  相似文献   
43.
证据制度是诉讼制度的核心,刑事诉讼也不例外,刑事再审更是如此。对于我国现行的刑事再审制度各方多有诟病,其症结在于没有很好地解决证据的运用问题,已至于频繁地因证据问题而启动再审。要科学规范明确再审程序中举证主体、举证责任,证据要件,非法证据的排除,新的证据的范围,证据效力确认等问题,从而减  相似文献   
44.
法医鉴定结论在办理和审理案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由于不同鉴定人对某些鉴定标准在理解上存有差异,故导致同一案件出现不同的鉴定结论在司法实践中时常发生,随着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的实施.出台全国性人体损伤程度标准释义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5.
鉴定结论作为法定证据之一,具有其他证据所没有的独特的科学性,对某些案件的最终定性起着决定作用,被广泛地运用于刑事司法实践之中,鉴定结论并非都是科学、合理、客观、准确、有效的,对鉴定结论进行审查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6.
应通过对不同鉴定制度的分析,结合我国鉴定制度的现状,构思我国鉴定决定权的合理配置。只有全面分析、系统研究,合理配置鉴定决定权,充分地适应司法制度、政治制度,鉴定活动的鉴定结论才能充分发挥证据作用,才能推动我国刑事证据规则的形成和实现。  相似文献   
47.
鉴定结论作为一种证据,其价值在于被采信,而采信的关键是审查判断。在审查判断过程中,明确审查的范围和内容可以为法官指明方向,而方法运用的得当则可以有效发现鉴定结论中的问题所在,查明事实。本文就审查判断的必要性、范围和内容以及方法作了系统阐述,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8.
刑事技术鉴定结论作为一种刑事诉讼证据,是刑事技术人员在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通过收集、获取、检验、鉴定犯罪嫌疑人在犯罪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痕迹、物品、文书,为刑事案件的侦查破案、检察起诉、法庭审判提供的一种科学的司法证明。鉴定的结论有助于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确定案件性质,有助于证据间的相互印证及补充。刑事技术鉴定结论作为刑事诉讼证据的主要形式之一,当然必须符合关于证据合法性的相关要求才能保证其具备法律效力。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刑事技术鉴定因其专业性较强,并由有关司法机关做出,往往会被忽视其合法性问题,并且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及操作人员的主观影响,鉴定结论具有的法律效力的正确性和权威性也会受到制约。其问题的主要症结在于:  相似文献   
49.
一个公正而且准确的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是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的最终目标,但由于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本身的固有属性以及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使得司法精神病鉴定的结论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要用先进的理念以及合法的手段对我国现行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进行相关方面的完善。  相似文献   
50.
法院受理鉴定结论争议诉讼案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鉴定中,包括医疗纠纷鉴定在内,当事人对鉴定结论不满意或者有争议的情况非常多见,对此,法律明确规定,如因对鉴定结论有异议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法律之所以这样规定,有着客观上的原因。法院受理了该类案件,最后又予以驳回,也有着自身的原因。为防止这一情况的再次发生,有必要加强公众法律知识的普及,加强法院办案人员的法律理论及职业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