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342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60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6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81.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出庭接受质证是法院审查、认定鉴定结论以及克服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自身中立性不足和程序不完善等问题的必然要求。鉴定专家出庭接受质证程序要体现交叉询问原则,同时,要引入专家辅助人、专家陪审员制度以构建均衡合理的质证主体结构。质证的内容应该围绕鉴定专家资格,鉴定结论的相关性、科学性、事实材料充分性、证明过程符合逻辑性等来展开。  相似文献   
482.
司法鉴定是当前司法体制改革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鉴定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全面推进。司法鉴定也遇到了发展的瓶颈。通过对“华山”案件的剖析,重点论述了鉴定的科学分类问题、程序的合法性问题、鉴定结论的科学可靠性问题等。  相似文献   
483.
撩开鉴定结论的"神秘面纱"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鉴定结论是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接受委托或聘请,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或技能,对案件中专门性问题作出的判断或推论.鉴定结论既有主观性,又有客观性,是两者的辩证统一.鉴定结论形成的方式有逻辑判断、经验判断和规范评价.从本质上看,鉴定结论属于"专家意见".目前,鉴定中使用的鉴定标准有3种基于个人经验的主观性标准、基于逻辑实证主义的客观性标准和基于建构主义的社会普遍接受标准.在诉讼中,司法人员和当事人不能对鉴定结论预设过高的证明力.  相似文献   
484.
证据制度是民事诉讼的核心。文章探讨了证人证言和鉴定结论这两种证据的具体认定规则;进而通过分析认为,相对于"主观真实"和"客观真实"而言,"法律真实"的证明要求有其积极的价值,但也容易导致打着"自由裁量"和"自由心证"的幌子行擅断和鱼肉百姓之实,以致影响法律的尊严,破坏法制的统一。文章对证人证言和鉴定结论证据的认定以及法官在证据认定中的自由裁量权均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485.
25年前,在我大学毕业服从国家分配到自治区公安厅从事法医检验鉴定工作时起,就有一个愿望并为之付出过很大的努力,那就是要在我区公安机关建立一个法医病理学检验的专业实验室。但是直至今天,我们广西的公安机关还没有建立一家可以开展病理组织学检验的专业实验室。长期以来,全区各市、县公安机关的法医在工作中,如果遇到需要进  相似文献   
486.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司法鉴定活动与真正的科学活动相比有不同的目的且受到诉讼程序的制约 ,科学家与鉴定人的工作方式存在重大差异 ,司法鉴定科学与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在知识特性上不同 ,因此 ,司法鉴定结论具有明显的或然性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 ,由于司法鉴定在鉴定方法本身、鉴定结论科学性的保障机制两个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这无疑也消减了司法鉴定的科学性。因此 ,基于以上理由 ,应当重新评价鉴定结论在诉讼证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抛弃科学至上的幻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