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98篇
中国共产党   101篇
中国政治   144篇
政治理论   95篇
综合类   8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佛家伦理与康德伦理的产生虽间隔两千余年,但却有着相同的核心价值观--"至善",这就为二者的对话提供了可能性和切入点.本文在儒家文化的语境下分析二者对话的可能性,提出是道德信念让我们如此去信仰,而不是有关上帝赏罚分明的知识驱使我们去按道德律的要求行事,以此倡导人们来关注信仰的确立,培养一种敬畏意识,进而达到"君子慎其独" 的道德自律状态,并对这种道德教育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上的论证.  相似文献   
132.
石述思 《创造》2010,(1):103-103
<正>一个真正美好的社会不是爱国主义简单的滥觞,而是所有人在一个伟大的国度都有机会活得体面而有尊严。这是个缺少真正可以致敬者的年代。活在这个剧烈转型、价值重塑的时代,一切成与败、善与恶、美与丑都在快速行进的时代齿轮中交替诞生、快速轮回。  相似文献   
133.
刘菊 《世纪桥》2007,(10):37-38
家庭教育伦理建设构成教育伦理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体现了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石。目前家庭教育的现实状况却是,作为具体教育者的父母和作为抽象教育者的家长群体,普遍体现价值观定位上的偏差,存在着与教育伦理道德的不和谐。必须加强家庭教育伦理道德建设:继承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伦理精神的精华;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家庭教育的最终价值目标;提高家长自身素质,掌握科学而合理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34.
苏枫 《小康》2011,(9):112-115
1986年,梁培恕第一次萌发了写父亲的念头。梁培恕写父亲,是他发现外界对父亲及其思想的种种解读很多都是简单化的、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一个真实的梁漱溟是什么样?1999年时,梁培恕完成第一稿。这本写父亲的书第一次在大陆出版,已是2011年  相似文献   
135.
姚佳 《法制与社会》2011,(36):285-285
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向来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本文在分析孟苟“盖恶”之道基础上提出了“中性之美”的观点,对于当今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6.
“善”,作为生活理念,是大众化的一般概念;作为意识形态,是圣贤哲人关注的重大思想伦理命题。(《国语·晋语》指出:“善,德之建也。”在人们高度期待道德状况改善的当下,深入分析把握善的特性,大力弘扬善行文化,有利于激发道德自觉,培育向善人性品格,推动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37.
张玲 《中国律师》2000,(10):59-60
股东大会中心主义向董事会中心主义的转变是现代股份公司的重要特征,这是股份公司资本社会化的必然结果。然而,日益⑤胀的董事会的权力是一种没有所有权的经营权,因此如何建立一种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以平衡董事与公司及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就成为董事法律制度中的核心问题。除了形成股东会、监事会对董事会的制约外,在法律上强化董事的义务与责任已成为各国公司立法的趋向与热点。在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公司法所调整的公司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原来的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国有公司。国有股份权利主体的特殊性及其产权关系的复杂性使得对国有…  相似文献   
138.
画家对生与死、人界与冥界、善与恶的直感幻化为城市景观——楼房、街道、栖息于四角天空下的众生相……包括比例正常的人物,也偏离了正常的感觉和准则。  相似文献   
139.
曹彦 《理论月刊》2012,(5):44-46
过去的宗教对话之所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宗教冲突,是因为以往的对话主角都是代表宗教团体的宗教领袖、精英学者和政府官员等“大人物”,因此这样的宗教对话要么流于形式,要么成了空谈,要么被利益集团所操纵.作者认为要想世界和平、宗教和平,就必须落实到普通信众每个人内心的平和,人格的独立,思想的自觉上,从而不被他人所左右和利用.因此宗教对话的真正主体、主角应该是普通信众、普通公民.而自助餐式的宗教对话便是符合这种精神的最简便、最普遍、最落实的宗教对话模式.在这种对话实践中,其他的“大人物”只是对话的服务者、维护者,真正的主角是自己选择、自己品味的普通信众.在这里没有任何的权威与评价,因为每个人只对自己负责.这是和而不同的对话.  相似文献   
140.
正世人瞩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大幕落下,满载人民期待的新一轮改革列车徐徐开启,奔向前方的现代化驿站。"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这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既是十八大提出执政方式现代化的具体路径,也是中国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所在。通俗地说,就是打造一个善治的国度。老子曾云"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意思是说政务要善于调治,事情要善于去做,行动要善于掌握时机。在"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交织的当下,惟有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