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4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个初冬凌晨,我国东南沿海。 北风呼啸,天气寒冷。在凛冽的寒风中,一个黑影鬼鬼祟祟地出现在福州市郊埕头澳口码头,此人手里提着一个旅行袋,偷偷摸摸地爬上了一只没有任何标志的小渔船。不一会儿,渔船传出了轰鸣刺耳的马达声,打破了寂静的夜空。小船慢慢地离开了码头,摇摇晃晃地向外海驶去。  相似文献   
42.
英俄纷争问题探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英俄两国围绕利特维年科事件发生的纷争,其激烈程度几乎可以与冷战时期的同类冲突相提并论,两国关系由此陷入低潮.英俄之间的这场纷争是长期以来两国关系演变的结果,也是战后东西方势力较量的缩影.造成英俄产生纷争的主要原因有:两国对于重大问题的立场存在分歧;在双边关系方面不断发生摩擦和冲突;仍在进行针对对方的间谍活动和驱逐行动;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不够,其根本原因在于俄罗斯实力的迅速恢复和增强以及随之而来的国家目标、国策和战略调整.英俄纷争的走向,在短期内尚难看到缓解的迹象.但从长期来看,英俄关系不大可能因这场纷争而发生剧变,其负面影响应当较为有限.  相似文献   
43.
《党课》2008,(5):120-121
2007年,俄罗斯与英国之间因为间谍事件发生了外交争端,起因是俄罗斯方面缴获了英国特工所使用的一种做成石头形状的间谍设备,由此引起了各国军事爱好者对特工“秘密武器”的兴趣。以下是几种曾在各国间谍活动中被破解的间谍设备。  相似文献   
44.
这是一段秉承于真实案例而成的叙述,绝非拍案惊奇。案中人利令智昏,落入谍网陷阱,走上了罪恶的道路。这个案例,相信对于生活在21世纪和平年代的人们,具有警示人生的深刻意义。 法网恢恢 2003年6月3日,古城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间谍案件作出了一审判决。台湾军事情报局潜伏间谍马培明被依法判外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站在被告席上29岁的马培明神情黯然,悔恨和痛苦溢满了他的心灵。  相似文献   
45.
46.
}925年英国I报人员锡德尼·雷」因向前苏联出卖情才被处决 50年代美国原子}谋网暴露,富克斯因卖情报被美判处9年丁951年单国以拐国霏圳朴罗卉保丰扫芬拍1鬓蘸暴篡粼壤 1 961年英国呆式器研究所秘书哈利二霍夫顿和档案管理员伊特海尔·治因向波兰情报部门出卖军事机密分嚼犷…勺哪臀浑 洲.一_~一悦 一一, ’”了“年1美国某公司雇员安德普{李将卫星机牢出卖给克格勃被判处多l身监禁。}!!965年美国空军特别调查部成, 罗伯特·汤普森因给克格勃传递情刁 宋备必下占k又n在.d七通水 !982年各匡国际知_名_宁者休·汉布列严粤将秘密文件泄篇户蘑黝…  相似文献   
47.
《党风党纪月刊》2002,(5):30-31
外交语言讲究委婉。在外交交涉中,说对某事“表示关切”或“表示严重关切”,意味着将对此采取强硬步骤:说对某事“不能无动于衷”或“不能置之不理”,是暗示如事态继续恶化,干预将是不可避免的;说“将不得不仔细地重新考虑本国的立场”,就包含友好关系即将转为对立甚至敌对状态的警告:说某外交官“进行不符其外交身份的活动”,是指控对方进行间谍活动并将予以驱逐出境。  相似文献   
48.
抗战时期,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奋起抗日.但在全民族进步抗战主流背后也有一股逆流,出现了一些助桀为虐的民族败类--汉奸.汉奸的出身除了汪精卫等一类政客外,绝大多数是由国民党杂牌军人或者由土匪演变而来,也有极少数是我军的叛徒.王宏鸣就是我军可耻的叛徒之一.  相似文献   
49.
谍海无涯     
间谍与反间谍、情报与反情报,是隐蔽斗争永恒的主题。研究间谍犯罪的心理特点,探索打击间谍活动的有效方法,同样是法律工作者不懈努力的方向。最近,我出差到江南某市收集案例,了解到一起台湾军情局间谍案件,并且见到了正在服刑的案犯华声。铁窗中的华声,皮肤白皙,体  相似文献   
50.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对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十分紧要。"——习近平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2014年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