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7篇
中国共产党   58篇
中国政治   59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5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定点采购就是把一些采购数量较大,购买次数较为频繁的采购项目统一集中起来,确定固定的供应商进行供货,从而使采购人能够相对方便、快捷和经济地采购到所需的物品或服务。同时定点采购也存在局限性,如何解决定点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关系到我国政府采购工作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2.
玛瑙放光彩     
今年38岁的吕世海小时候喜欢画画。吕世海大概没想到,很多年后,儿时的爱好能让自己受惠。吕世海所在的阜新县十家子镇,拥有历史悠久的玛瑙加工业。据说这项加工业从清朝就已开始。镇上有个刘记玛瑙工艺厂,建成10年多了。踏进这个厂的门,吕世海的生活就变了。这多亏了阜新县委、县政府搞的阳光工程。两年前,县里实施的阳光工程,为增加农民技能,出台了多种培训模式,围绕当地加工业开展培训、实现就地转移便是其中一种。根据十家子镇的情况,阜新县阳光办决定在镇上建立玛瑙工艺培训班。那块闪着金光、有着“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十家子镇阳光工程培…  相似文献   
113.
刘桂华 《求贤》2007,(12):30-31
天津石化项目经理部党委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项目建设这一中心任务,从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制度着手,强化过程监督,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廉政教育活动,用“尚勤尚廉、共济共兴”的文化理念来统一全体员工的思想和行动,把党群工作和效能监察工作同项目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廉政建设与大项目建设同行。  相似文献   
114.
《新重庆》2007,(10):35-38
黔江劳务经济起步较早,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至今,已经有近20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创造了劳务输出“黔江模式”,在全市、全国具有一定影响。2005年12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黔江命名为首批“全国劳务输出示范县(区)”。近年来,黔江区紧紧围绕“阳光工程”、“百劳工程”和全面实施“1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5.
辽宁省自2005年初启动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工程,在这一涉及全省的浩大工程实施过程中,辽宁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参与,主动服务,认真履行监督职能,把棚户区改造工程的重点环节全部纳入监督范围,确保了棚户区改造工程成为“阳光工程”、“廉洁工程”,维护了群众切身  相似文献   
116.
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两周年座谈会上获悉。2006年中央财政共安排6亿元补助资金用于农民工培训.将安排示范性培训任务350万人。  相似文献   
117.
海西     
《就业与保障》2007,(10):50-52
福建省开展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示范城市、示范企业活动根据劳动保障部在全国开展"百市示范点"活动的要求,福建省劳动保障厅决定在全省开展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示范城市和示范企业的活动。活动要求全省有条件的设区市都要在所在地的城区按照劳动合同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做到在劳动合同制度的组织实施、落实质量、管理水平上  相似文献   
118.
南昌市西湖区委统战部依托统战团体,在社区推动"三项工程",即:暖心工程、朝阳工程、阳光工程,帮助弱势群体,扶助贫困学生,支持公益事业,为构建稳定和谐社区作出了积极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已有民主党派成员、非公经济人士、三胞亲属、  相似文献   
119.
今年3月7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在阜新县,记者就阳光工程在这个县的深入推进情况,采访了县委书记王宏伟。46岁的王宏伟,曾长期生活、工作在农村,有着深厚的“农民情结”。说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这一阳光工程,劳务输出这一富民产业,他谈了以下的体会与感受——建设社会主义新  相似文献   
120.
莫荣 《中国法律》2005,(4):27-28,89-92
2004年,中国首次出现民工短缺,但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成为中央政府突出重视的问题,《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出台,中国首次发表就业状况和政策政府白皮书,针对农民工技能培训的“阳光工程”开始实施,农民工就业环境得到改善。尽管2004年在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方面已经有较大的政策突破,但全面清理针对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限制性政策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