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2篇
中国共产党   51篇
中国政治   40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列宁根据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发展、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使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第一次真正走向全世界。列宁的意识形态思想启示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原则,培养革命思想家;坚持意识形态的党性原则和阶级性;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制度建设,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在实践中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使其成为治国理政的核心。  相似文献   
72.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本质的国家质观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核心。阶段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社会性是国家的重要属性。在当今时代,国家的社会职能日益繁多,地位愈加凸显,但社会性是从属于国家的阶段级性的,不是国家的本质。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尽当代资本主义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尽管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呈现出新的特点,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分析并没有过时,仍具有强大的生命  相似文献   
73.
集中论述了爱和恨的社会功能、客观社会基础、阶级性和功利主义,澄清了一些有关的糊涂思想,启发人们正确对待爱和恨。  相似文献   
74.
关于国家的本质问题,争议一直存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对这一问题的澄清至关重要。人们纷纷引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话语去印证自己的国家本质观,然而是否真正道出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一问题的见解,始终是困扰大家的一个疑惑。从历史和现实出发梳理国家本质问题,这不仅是尝试回答上述困扰,也是国家发展之需。  相似文献   
75.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简称“军统局”或“军统”)是民国时期一个重要的特工组织 ,是蒋介石赖以实行独裁统治的主要工具之一 ,它的产生曾对 2 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本文拟对抗战时期军统的组织与活动作一系统的考察 ,揭示军统作为蒋介石的御用工具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其组织系统的演进和内部结构的变化 ,以及如何随着蒋介石对内对外政策的变化 ,发挥它的作用和体现出的两重性——“阶级性”和“民族性”,以此阐述对抗日战争某一侧面的一孔之见。一、战时军统组织之膨胀与人员构成之分析军统有一套…  相似文献   
76.
<正>党性与作风,从本质上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党性是一个政党所固有的内在特性,它既是党的阶级性的客观体现,也是党的章程对党员在理想信念、宗旨立场、观点方法、组织原则、纪律操守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党性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党员所应当践行的价值准则和应当遵守  相似文献   
77.
本文从司法会计的产生及发展背景入手,从其职能、目标、本质、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在分析各家之言后,得出司法会计的定义,最后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8.
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国主义精神是历史地形成的国民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因而有必要对如何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精神做出理论辨析.是否维护国家公共利益是衡量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标准.爱国主义对政府的要求甚于对国民的要求,政府同样是爱国的主体.只有爱民的政府才是爱国的政府.爱国主义精神本质上只具有民族性而不具有阶级性.但在阶级社会中.对现行政府和社会制度是否能够真正代表"祖国"这个问题上,不同阶级的爱国主义态度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精神有不同的历史内容和表现形式.因而应当对之做出客观的、符合历史境况的分析.爱国主义与狭隘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沙文主义有严格的区别,而与世界主义有着根本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9.
阶级性和民族性是政治文明的内在属性,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球化的正反两方面影响,以阶级性和民族性体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内涵和独特形态,促进新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0.
坚持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增加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党的建设务必要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社会群体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这更是一个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大问题。对此,江泽民同志在“七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