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32篇
世界政治   3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134篇
中国共产党   513篇
中国政治   514篇
政治理论   71篇
综合类   10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活泼干练,处事果断,和蔼可亲!”这是青海永安国际旅行社的员工和广大游客对贾静妹的称赞。出生于1975年的贾静妹,1997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大学英语系。凭着优异的学习成绩,她成了许多单位争抢的对象。然而,当时正值全省大力开展“让青海走向全国,让世界认识青海”的宣传,作为生于青海长于青海的她,下决心要为宣传大美青海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2.
刘葳蕤 《人民论坛》2013,(7):170-171
“80后”文学作品主要是对青春的书写,他们对青春的理解与阐释,在广大青少年读者中形成了强烈的共鸣。文章认为,“80后”文学以青春写作为核心,表达了对个体的重视,描写了新一代青年人的爱情理想,抒发了一种青春叛逆中特有的忧伤情怀。  相似文献   
93.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罗.阿谢姆说:"一个榜样胜过书上二十条教诲。"榜样所具有的感染力和鼓动力等对人们可以起到一种正向影响作用。大学生处于心理逐渐独立的成长阶段,重视榜样力量,实施榜样教育,符合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又符合教育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探讨大学生的榜样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的希望在青年,未来在青年。荆楚大地一直是滋生梦想的沃土,曾催生在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  相似文献   
95.
<正>在希望的田野,青春的激情在符科身上燃烧,他坚信自己无悔的选择;他更坚信,在乡亲们灿烂的笑脸里,他的生命之花会更加绚丽。2009年,26岁的符科放弃广东佛山条件优越的工作,毅然回到家乡,从担任武胜县龙女镇郁马坪村村主任助理,到调派代理双柏村村主任,再当选为沙河村党支部书记,4年时间,田间地头、农家院坝成了符科生活轨迹中的重要节点。与很多80后青年不同,符科的青春时光,没有与恋人在  相似文献   
96.
日前,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在中国儿童中心启动。中国伦理学会慈孝专业文化委员会计划用五年时间,在全国培养百万4至6岁的中华小孝子,并倡议天下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有孝心,为孩子做孝道榜样。  相似文献   
97.
时光飞逝,转眼我到太原市委统战部工作已近两年了。在部领导的关心和同志们的帮助下,我在学习中提升,在工作中感悟,在实践中进取,逐渐进入并完成了从青年学生到统战干部的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98.
安晶 《学理论》2011,(3):57-58,129
榜样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榜样能够激发人的内在潜力,激励人的奋斗激情,它有助于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更有助于个人理想和目标的实现。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又充满矛盾的阶段,他们在选择榜样的时候,易受到功利、浮躁、短视等社会风气的影响。在人们价值观呈多元化的今天,如何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地发挥榜样的积极作用,是我们广大思想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努力探索与创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99.
1988年我调人民进江苏省南通市委会工作,至今已整整22个年头。回眸22年成长的历程,我心潮澎湃,难以平静: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春风化雨,滋润了我的心田,让我青春焕发,朝气蓬勃,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00.
陈国泰 《当代广西》2014,(8):M0002-M0002
正与传统村官相比,大学生村官知识面宽、思维开放,更能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把群众的关切转化为治国理政的实现路径,聚集发展的正能量。《当代广西》第7期专题《让青春无悔》,让我们看到了一群年轻大学生村官在乡村雨露的滋养下,正从稚嫩青涩走向干练成熟,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鲜元素。农村既是施展才华的大舞台,也是历练人生的大课堂。在带着泥土芬芳的土地上,大学生能感受到最原生态的呈现,听到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