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14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54篇
各国政治   138篇
工人农民   158篇
世界政治   38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81篇
法律   2655篇
中国共产党   3804篇
中国政治   6081篇
政治理论   1510篇
综合类   225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554篇
  2014年   1359篇
  2013年   1055篇
  2012年   1196篇
  2011年   1282篇
  2010年   1234篇
  2009年   1298篇
  2008年   1449篇
  2007年   933篇
  2006年   1014篇
  2005年   906篇
  2004年   1180篇
  2003年   948篇
  2002年   670篇
  2001年   523篇
  2000年   508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更新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必然选择.人民政协有效履行政治协商这一首要职能,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丰富党的执政资源、优化党的执政环境、完善党的执政体制、改进党的执政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实现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切实加强人民政协政治协商职能的履行.要使政治协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立有关政治协商的约束机制,提高政治协商的能力和水平,以与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2.
2004年12月11日,中国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进入2005年刚刚三个月,外资零售企业仰仗着其资金、管理、技术、体制方面的优势,全力加速在我国大中城市的全面扩张。站在国际化竞争新起点的中国本土零售企业,在尚未进入成熟期时,便毫无选择地进入了与全球零售巨头“非对称”性贴身肉搏的战场,同时也昭示着争夺中国零售市场的新一轮交锋与厮杀已然开始。中国本土零售业的未来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3.
从国家预算的特质论我国《预算法》的修订目的和原则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预算法的修订已列入国家“十五”立法规划。如何修订该法俾其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首先就要求我们对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国家预算及其特质应有清醒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确定我国修订预算法的目的和基本原则,并以此指导修法实践。本文认为,国家预算作为公共预算,具有预算主体多元性、预算决策受托性等四大特征及技术性、政策性两大性质;其从法律上言是一种法定的混合信托,人民(纳税人)公共需要的最大化实现是国家预算的最高利益,保障公共需要的充分实现应为修订预算法的根本目的和价值追求。从现实国情看,我国预算法的修订应遵循“中改”、整体刚性与适度弹性结合、高度重视预算过程的制度设计等五大原则。  相似文献   
104.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振兴动力的选择是首要解决的战略性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条件下,东北振兴初期仍需要国家在政策倾斜、承担改革成本、协调区域发展等方面发挥外推作用.但从长远看,更应依靠自身力量,通过深化各项改革,推动国企和民企共同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开放,形成强有力的内聚动力去推动老工业基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5.
李霁友 《实事求是》2002,2(1):33-35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 ,国有资本 (资产 )的经营目的在于服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完成上级交给的生产经营计划 ,并尽可能多地生产使用价值 ,价值增殖的观念不强。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的生产经营必须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 ,在商品到货币“惊险地一跳”过程中 ,实现资本盈利。国有经济、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部分 ,更不能例外 ,必须努力实现其价值的增殖 ,以显示出自己的活力。一、国有资本增值与增殖近年来 ,人们对国有资产的流失、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均表示关注。但许多人对资产流失、保值、增值及增殖的含义并没有完全弄清…  相似文献   
106.
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公共财政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方国家,财政就是公共财政,而在我国,适一概念可以说足我们经过几十年的旧式财政运行机制同新型市场经济体制激烈碰击之后悟出的真谛。财政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公共财政模式,造一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试图从公共政府的执政理念角度,把握公共财政的实质性特徵,以期探索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公共财政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7.
农村税费改革,被称为继农村土地革命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农村“第三次革命”,从实施以来,在广大农村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一系列相关配套措施滞后,使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陷入窘境。如何在农民负担减轻和基层政府财政收入减少的情况下,为农村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关键在于体制创新和加强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08.
太原市实现率先发展,当好全省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必须坚持体制创新。体制创新是提高太原竞争力的根本所在,是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必由之路,是太原市实现率先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09.
《当代广西》2005,(19):58-58
2005年6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浦东在全国率先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这标志着继上世纪80年代成立深圳等4个特区以及上世纪90年代浦东开发开放之后,我国改革开放开始进入接轨国际惯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层次和新阶段。  相似文献   
110.
●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只有加快推进改革,才能为如期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下良好基础;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和良性循环;才能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今后一个时期经济体制改革要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企业、财税、金融等改革为重点,特别是继续推进涉及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涉及政府职能转变、涉及对外开放、涉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改革。●完成改革攻坚阶段的重大任务,不仅要加大改革力度,还要加强对改革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把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指出,“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深刻领会和认真落实这一重要部署,对于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