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40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张宸 《台声》2001,(10):32-34
8月23日,第一届亚洲性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举行,来自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以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的性教育专家汇聚北京,对21世纪亚洲的人类性健康提出人文关怀。 本届亚洲性教育学术研讨会是由“北京性健康教育研究会”和“日本人间与性教育研究协议会”共同联合发起的,会议的目的是通过各方性教育专家、学者、教师交流各自开展性教育的情况、经验、方式、方法和内容等,推动亚洲性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减少由性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 当前,性病与艾滋病的传播、婚前与婚外性行为、少女怀孕、堕胎…  相似文献   
12.
《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4):F0002-F0002
侯且岸,祖籍山西平遥,1953年10月生于北京。1994年6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法律与政治研究所,获法学博士学位,入选北京市培养跨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现任北京行政学院教授、研究生部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国外现代中国学研究中心主任,首都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兼任中国对外关系史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13.
黄秀清,女,教授,1942年4月出生,广东台山人。1964年7月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1964年8月从教至2004年4月退休,从事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四十载。1992年2月调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历任教务处副处长、科研处处长、正处级调研员。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金融学会金融租赁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北京市租赁行业协会高级  相似文献   
14.
在支部活动中,我们看到有些党支部对党日活动缺乏设计,针对性不强;或是追求娱乐化,或是简单理解创新;也有的支部把党日活动当成一个筐,什么活动都冠以党日活动,使党日的教育内涵弱化,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本期我们请来首都师范大学的党务工作者,就如何彰显和深化党日活动的教育功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正>2010年11月13日,"首届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生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共中央党校、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60多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相似文献   
16.
李睦 《工会博览》2010,(10):22-23
张景秋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城市科学系主任。兼任首都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地理学会理事,美国地理学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城市规划与区域发展、城市地理学、城市空间结构等。主持及参编的专(译)著7部,发表论文40余篇。2009年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  相似文献   
17.
《海内与海外》2010,(4):F0003-F0003
丁永康,字江东,江苏淮阴人。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专业,1986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现为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保险书画艺术研究会主席。其书法高雅轻灵,飘逸潇洒,于舒卷自如中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相似文献   
18.
杨乐 《黄埔》2011,(2):7
2011年1月17日至24日,应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的邀请,由黄埔军校同学会、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北京博览同盟文化交流中心协办的"2011年大陆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团"一行26人,赴台进行了为期8天的交流活动。在台期间,首都师范大学、广州凤凰艺术培训中心、深圳青少年芭蕾舞团与台北教育大学和  相似文献   
19.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2):F0002-F0002
以学习贯彻十七大新精神、创新学校党建工作为主题的第四届全国高中党建工作研讨会,于11月10日至12日在首都师范大学附中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组织部门、教育行政部门.重点高中、职业中学的150多名党务工作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央组织部、教育部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中央党校知名党建专家到会作了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20.
《今日海南》2007,(1):19-19
建立“八荣八耻”道德观的社会保障制度 要在全社会广泛形成行八荣拒八耻的道德风尚,光靠道德的认知性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要辅之制度的强化。一方面,遵规守德不是人的天性,需要一定的外在“力量”(法律、规章制度)的强化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另一方面,道德是以提倡、劝戒、建议为特征的价值导向,它赋予了行为主体的自主选择权,即道德主体具有意志自由,人们可依自己的意愿选择遵德或背德,因此,道德依靠的是个体的道德追求、觉悟和自觉性,而光靠个人自身内在的思想觉悟则难于抵制各种利欲诱惑,还需要建立道德的社会保障制度,使道德提倡的价值观念和行为类型在社会中得以保护和推行。一是通过道德法律化,将“八荣八耻”的一些基本道德要求上升为具有某种法律属性或法律效力的法律原则和规范。如诚实信用的道德,不仅要成为经济法、民商法等法规的法律原则和不可动摇的“帝王条款”,而且要建立信用的法律体系。毋庸置疑,建立信用的法律体系,使企业、个人的信用成为社会流通的“通行证”,是促进社会成员诚实守信荣誉感形成的社会基础。二是通过法治的社会治理结构,为“八荣”行为提供生长环境。道德的生长,在很大程度上倚赖于社会对背德恶行的处罚。法律通过禁止性的规范,对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损人利己等行为进行严惩,会使人们循规而为,这在客观上会遏制“八耻“行为的发生。政府应加强法律的『必行性、外在强制性和不可践踏性,促使人们具有法律信念、信仰和规则意识,为维护“八荣八耻”的道德观奠定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