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26篇
  免费   392篇
  国内免费   386篇
各国政治   305篇
工人农民   462篇
世界政治   147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95篇
法律   5378篇
中国共产党   18640篇
中国政治   15265篇
政治理论   7186篇
综合类   10098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946篇
  2022年   1098篇
  2021年   1155篇
  2020年   1099篇
  2019年   808篇
  2018年   350篇
  2017年   617篇
  2016年   946篇
  2015年   1707篇
  2014年   4373篇
  2013年   4046篇
  2012年   5068篇
  2011年   5280篇
  2010年   4850篇
  2009年   4528篇
  2008年   4645篇
  2007年   3145篇
  2006年   2860篇
  2005年   2192篇
  2004年   2058篇
  2003年   1939篇
  2002年   2116篇
  2001年   1769篇
  2000年   1135篇
  1999年   212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771.
随着城镇化发展和城市空间的扩张,大量农地经由政府征收转为城市建设用地,因征收引发的相关问题也受到持续关注。但影响被征收土地补偿的因素及其机制却研究不足。基于公共物品理论提出假设:中国土地征收补偿分配效益受分配模式、村集体结构和领导者特征的共同影响,并以21个土地征收案例进行了验证式分析。研究发现:在政府主导型分配模式中被征地农民可获得中分配效益;控制领导者因素,拥有贤能型领导的村庄被征地农民可获得高分配效益;控制分配模式,民主型村集体农民可获得中分配效益以上收益,权威型村集体农民则获得低分配效益。土地征收补偿分配效益的高低有四种不同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772.
“三生”空间是指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是建设“宜业、宜居、宜乐、宜游”人民城市的重要前提。通过对上海55个城市更新案例的扎根分析,发现:人业相洽、人居相适、人景相衬、人文相承构成了“三生”空间与“四宜”城市的内在逻辑;组织建设、制度保障、“三共”联动、差序布局、精神熔铸构成了“三生”空间与“四宜”城市相互作用机制,目的是为了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和满足感。未来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增强社会动员能力,深化空间数字化治理,将世界标准与中国特色更好相融,加快推进人民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773.
<正>在上一篇《劳动二重性是切入剩余价值哲学的要点》(《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一文中所说的切入要点,意思就是"入门"。强调这一点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劳动二重性虽属政治经济学课本的必读内容,但在全面理解,尤其在日常应用中却相当生疏,以致不但影响对这一问题本身的认识,而且还使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是剩余价值哲学的把握难以准确和全面,甚至不得要领。至于作为剩余价值哲学基础的异化劳动概念,同样也因此而存在不少模糊和片面的观点。  相似文献   
774.
<正>从探讨马克思的劳动理论与剩余价值哲学的关系入手,前几期从几个相关的方面已经发表的文章主要是展示一下马克思在劳动方面理论的丰富内容。这篇文章就将在此基础上正面论述劳动与人的本质的关系,以期在弄清劳动如何体现人的本质这一问题的同时,探讨一下构建剩余价值哲学的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775.
在轻微刑事案件中合理运用和解方式结案能够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双赢。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需要全面解读。在办案中真正运用这一方式,需要司法机关转变观念、重新设计考核激励机制,立法上也需要进一步明确范围和条件,防止滥用。  相似文献   
776.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将其所有理论、实践活动的最高目标确定为谋求人的自由、解放和发展,明确提出未来新社会应该是每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形式。人是社会的主体,只有人得到自由、解放和发展,才能推动社会进一步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要把人从旧体制下解放出来,改变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为人的发展创造充分的条件。  相似文献   
777.
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十分丰富的科学内涵,它是一种充分占有资本主义现代化成果并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一种逐步实现人民的现实幸福和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一种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征程中创造的内源性人类文明新形态,一种包含人类共同价值诉求并为全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  相似文献   
778.
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社区韧性的强弱对于稳定社区居民情绪、维持社区生产生活、加强风险应对能力等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社区韧性理论,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来自湖北、四川以及重庆等地的46个社区47份深入访谈一手数据以及新闻稿件、人物采访影像、电视纪录片等媒体资料的112份二手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构建了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社区韧性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社区韧性影响因素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来自于社区系统主体层面的管理创新能力、组织再造水平、信息治理能力、“变革”领导力、自治能力、政策执行力、志愿参与水平以及居民自主适应能力等;第二类是社区系统内部环境层面的共识渗透率,包括防控规范、协作氛围以及共同体文化等;第三类是社区外部环境层面的人力、资金、物资以及知识输入等。  相似文献   
779.
近年来我国个人极端暴力高发、频发,现有的解释框架大多停留在经验的简单总结,上升为理论概括的研究成果存在缺口,不足以回应现代社会复杂性的需求。个人极端暴力是复杂的社会现象,当前存在社会心理、社会结构、社会动员和社会实践四个理论视角的分异。社会过程强调分析视角的过程性以及结构——个体的二元互构关系,从动态学意义上寻找个人极端暴力的因果解释,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路径。  相似文献   
780.
创新反恐理论是个倍受关注的国际话题。以由预防犯罪·打击犯罪·维持常态+分析和评估等要素构成的传统预防打击犯罪系统为“母体”,构想由预防·强基·打击·修复·常态+问题分析和效果评估等要素构成的专门反恐系统模型。基于模型,重点探讨“修复”的概念、特点、作用、方法和实践等基本理论问题。指出,基于“细化思路”的反恐理论创新,是提高反恐直接行动结果的重要切入点和扩大反恐间接社会效果的主要突破口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