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21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97篇
各国政治   45篇
工人农民   82篇
世界政治   44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9篇
法律   603篇
中国共产党   9190篇
中国政治   5768篇
政治理论   3382篇
综合类   3119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372篇
  2022年   366篇
  2021年   377篇
  2020年   367篇
  2019年   325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287篇
  2016年   375篇
  2015年   505篇
  2014年   1408篇
  2013年   1757篇
  2012年   2170篇
  2011年   2672篇
  2010年   2295篇
  2009年   1829篇
  2008年   1631篇
  2007年   1136篇
  2006年   997篇
  2005年   656篇
  2004年   613篇
  2003年   681篇
  2002年   684篇
  2001年   616篇
  2000年   26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新中国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蓬勃发展,鲜明地展示出与时俱进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有力地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诠释出马克思主义的价值遵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所体现出来的强大的理论自信和充分的理论自觉将指引中国人民继续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962.
"塔克-伍德命题"引发了人们对"资本剥削劳动是否不正义"的争论,揭开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研究序幕。在这场争论中,分析马克思主义内部形成了以"现实唯物主义"为标准认为马克思反对"资本剥削劳动不正义"的"反对派"和以政治哲学的最高价值为标准认为马克思赞同"资本剥削劳动不正义"的"赞同派",从而产生了所谓的"马克思正义悖论"。"马克思正义悖论"的实质是分析马克思主义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二分,是抛弃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思维造成对马克思政治哲学事实描述和价值判断的割裂。解蔽"马克思正义悖论",重构马克思政治哲学,需要回到马克思理论的自身逻辑,在内容、方法和本质上还原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原貌。  相似文献   
963.
《学理论》2020,(2)
伯恩施坦从工人阶级的革命诉求到改良经历一个过程,伯恩施坦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变化使社会生活整体性质有所改变,提出走和平改良道路的政治经济规划路线,但是这种办法根本行不通。从本质上来看,改良道路的最终结果就是妥协,我们需要的是一场彻底的革命。我们要正确认识伯恩施坦修正思想理论的经验和教训,也要正确理解与掌握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964.
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社会工作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摒弃弗洛伊德的自然人的理论假设,倡导在历史和社会场景中理解人的成长改变要求,给服务对象以真正的人文关怀。尽管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工作的影响经历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结构社会工作、反排斥与反歧视社会工作和批判社会工作等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是,它们都认同人是历史社会结构中的人这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的基本观点,主张通过权力关系的分析和平等关系的倡导实现个人成长与社会改变的结合。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多元价值的倡导使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的社会结构视角面临不确定性、多元主义和主体性不足的严峻挑战,需要汲取中国哲学的精神资源,围绕“变化”重新理解历史社会结构中的人,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工作的场景实践整合起来,以过程唯物论作为多元社会下社会工作实践的理论基础,真正在新时代的实践中呈现人文关怀,为本土经验的国际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65.
萨米尔·阿明作为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提出的一些新观点并不比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更正确、更先进,而且他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也存在一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本文从"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中心—外围世界体系与经济全球化""当今时代的主要矛盾""资本主义民主"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了萨米尔·阿明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观点的差异,进而指出:资本主义并不能与帝国主义画等号;中心—外围格局其实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民主的性质取决于经济基础,因此民主并不是普世的。  相似文献   
96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一思想是苏东剧变后世界发展开始向着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深刻转变的理论标志;这一思想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中国道路的借鉴,是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共产党执政自信的理论标志;同时,这一思想又为人类发展提供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案,是面向人类发展确立科学社会主义自信的理论标志。只有在深入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重要地位的基础上,才能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论断的科学内涵及其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967.
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今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作了具体部署。认真学习贯彻《意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我有以下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968.
任何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需要有主导价值观的强力支撑和有效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内在关系密切的有机整体,它是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旗帜和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核与中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历史的传承性、高度的指导性、强烈的开放性和突出的建设性等特点.在实践中关键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不断促进和谐文化建设,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相似文献   
969.
闫周秦 《学理论》2009,(5):40-41
儒学是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它在中华民族的思想中是根深蒂固的,是任何外来思想都不可代替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不能回避其与儒学的关系问题。但是,儒学的主体思想毕竟已经不和现代社会相适应,因此,儒学又必须在现代社会存在的基础上现代化。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先进文化的核心,因此,儒学现代化就是儒学的马克思主义化。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才能在中国文化中生根,儒学也必须马克思主义化才能获得它的存在空间。  相似文献   
970.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转 《学理论》2009,(32):179-180
创新是21世纪的主题,“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尤其是对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而言,创新更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同样,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生命力也在于创新,在当前各种复杂的情况下,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创新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