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37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15篇
各国政治   173篇
工人农民   170篇
世界政治   50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20篇
法律   2281篇
中国共产党   6065篇
中国政治   8212篇
政治理论   2408篇
综合类   3017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367篇
  2022年   367篇
  2021年   401篇
  2020年   401篇
  2019年   287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244篇
  2016年   366篇
  2015年   634篇
  2014年   1701篇
  2013年   1682篇
  2012年   2003篇
  2011年   1821篇
  2010年   1780篇
  2009年   1657篇
  2008年   1750篇
  2007年   1464篇
  2006年   1424篇
  2005年   961篇
  2004年   908篇
  2003年   720篇
  2002年   648篇
  2001年   576篇
  2000年   566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2022年北京将迎来冬奥会。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以下简称首钢园)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冬奥组委)办公所在地,它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技术等前沿科技的加持下,实现了工业遗产和冬奥会赛场的有效转化和完美结合。与此同时,贯穿北京2022年冬奥会筹办、举办和赛后管理的可持续性发展计划为全球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在这份中国答卷中,小而精的北京冬奥组委法律事务部运用“真功夫”为冬奥会保驾护航;在赛事转播、网络安全、新冠肺炎疫情及相关防控政策带来的赛事变化等方面为冬奥会提供精准而全方位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3.
14.
陈勇 《创造》2020,(2):63-68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新时代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逻辑起点,也是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华民族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庄严承诺。在新时代,探讨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在其群众观、权力观和党员观三个核心领域的相应体现,并以此为线索理清中国共产党群众观、权力观、党员观之间的逻辑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的文明观建立在坚实的哲学基础、社会基础和方法论基础之上,是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引起的社会变化的深入认识。社会实践是恩格斯文明观的阐释基础,日常生活是恩格斯文明观的叙事空间,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是恩格斯文明观的核心内容。恩格斯文明观揭示了文明发生的历史性及时代表征、文明内容的导向性和道德表征、文明进程的主体性和现实表征、文明表现的层构性及多样化表征。在新时代,认识恩格斯文明观,对于推进"五位一体"文明建设,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马克思针对东方国家可能走特殊的革命道路而提出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佐证了这一理论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领导并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进程就是“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过程,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30年的实践证明了“跨越卡夫丁峡谷”后并非康庄大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再次深刻地检验了“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决定者是创造了历史的人民群众。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的人民主体思想,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为公”理念和民本思想中汲取营养,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民主体思想。它贯穿在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之中并成为国家和社会各项事业建设的思想引领。新时代的人民主体思想对于举全国各族人民之力于中国梦的实现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对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性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佛教禅修包括止禅和观禅,西方学者将之分别定义为聚焦注意(focused attention meditation,FA)和开放监控(open monitoring meditation,OM)。然而已有禅修实证研究均存在理解与操作上的偏差,本文基于传统佛教止观禅修体系提出不同观点:(1)"止"的机制主要是注意,止禅技术具有丰富完整的分类系统,且"定"才是修"止"的终极目标。(2)"观"的心理机制不仅包含对当前体验的观察,更强调反身觉知。佛教观禅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操作方法,且有望进行实证。(3)"戒"是禅修训练的心理保护机制,用于调整身心状态,避免心理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