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7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邓巧玉  唐继平  邓春伍  杨阳 《学理论》2012,(13):219-220
贫困学生的健康成长,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认为,贫困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着马太效应,且由学生间竞争力的趋异化所致。因此,通过对贫困学生发展普遍存在的马太效应进行分析,探寻竞争力培养的内在机理,并提出解决贫困学生竞争力培养问题的有效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52.
许圣元 《党政论坛》2011,(19):31-33
一、矫治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凡.fi-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马太效应在当前社会阶层中表现为强势群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居于强势地位,在话语权、受教育权、拥有社会资源、占有公共产品等方面愈来愈强,弱势群体在上述方面则愈来愈弱。  相似文献   
53.
《学习导报》2011,(14):41-41
马太效应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经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了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  相似文献   
54.
二十多万高中生放弃高考出国留学,再加上今年高考季,越来越多的状元们放弃北大清华选择香港大学,杨澜微博更直言大学教育让人失望。中国现行的大学教育制度再一次被推进大众视野。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先生的追问直指高校政校不分、学术行政化、指标化等等弊端,扼杀了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之前的名教授兼职现象,背后暴露出的就是这种高校严重的衙门化和科技包工头现象。但事发当时人们可能更多地将目光集中在事件表面的不公平问题上。兼职现象不是当代更不是中国独有的,关键是它需要有健康的制度支撑。解剖名教授兼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探究大学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大学精神之真谛,乃强调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学术空气,但愿学术回归学术。  相似文献   
55.
翻阅杂书,读到几则国外的著名效应,联想我们的工会工作,感悟良多。笔者以为,这些效应对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颇具借鉴意义,特记录下来,以期抛砖引玉之用。马太效应《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25章有一段话:“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世人把这种对富有的还要再给,对一无所有  相似文献   
56.
第三波全球化的经济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勇明 《国际观察》2004,54(6):8-14
第三波全球化至少产生了四种经济效应 ,即减贫效应、边缘化效应、马太效应和社会倾销效应。一些主要发展中国家因采取了与全球化相协调的国内政策 ,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贫困问题有所缓解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第三波全球化中日益边缘化 ,人均GDP下降 ,成为全球化的牺牲品 ;全球化在发达国家产生“社会倾销”效应 ,这是发达国家反全球化运动的重要根源之一 ;全球化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 ,马太效应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深化全球化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57.
郭凌云 《学理论》2013,(9):162-164
从高校图书馆的职业特点出发,论述了在图书馆管理中引入"鲶鱼效应"和"马太效应"的意义。提出如何抑制馆员的职业倦怠,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激发其工作热情,以及网络环境下如何扬长避短,放大图书馆的馆藏优势,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和读者服务质量等在运用中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8.
和谐社会与“马太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马太效应”作为人类社会自生自发的,以损不足、奉有余为原则的,以正反馈方式运行的资源利益调节机制,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既有积极作用,也有许多负面影响。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马太效应”,对其取利避害。在当前,能否有效控制“马太效应”已成为我国能否顺利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59.
马太效应——社会分层的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太效应”是一种以“损不足、补有余”为原则的社会利益自发调节机制。它的特殊结构对当代社会分层有强大的催化作用。我们应当注意“马太效应”对社会发展的双重效应。取其利避其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