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7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22篇
工人农民   82篇
世界政治   1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92篇
法律   520篇
中国共产党   2461篇
中国政治   2426篇
政治理论   979篇
综合类   170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262篇
  2014年   743篇
  2013年   683篇
  2012年   684篇
  2011年   743篇
  2010年   827篇
  2009年   816篇
  2008年   750篇
  2007年   543篇
  2006年   423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21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1.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是服务当地公安工作、为基层公安机关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学校。近年来,学校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求发展,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不断探索教育规律,努力办出自己特色,走出了一条既为基层公安机关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又为当地经济建设输送急需应用型人才的路子,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越来越好,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学校在当地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一、理清办学思路、调整专业设置、办出自己特色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安院校…  相似文献   
112.
公安队伍作为一支整体队伍,应当重视对队伍的群体素质的培养和建设,建设和培养良好的群体素质,应当包括配置良好的年龄构成、性别构成、知识构成、性格构成等。  相似文献   
113.
目前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存在诸多弊端,严重阻碍了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为了更好地确定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在对河北省6所高校大学生调查的基础上,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了高校教学改革的几点措施:改变教学内容过于陈旧,知识体系缺少整合的现象,为学生创新奠定基础;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扩展课堂教学的范围;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14.
为21世纪培养创新人才,理工科高等教育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通过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来实现的。当前,大多数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还很薄弱,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5.
素质教育应该是“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人”的教育,应该是“不求个个成才,但求人人成功”的教育。基于这一“人本”教育思想,我校坚持“培养主体,教会做人”的教育方略,开展了多年的“做人教育”尝试。  相似文献   
116.
要保证民族干部培养的高标准要求,必须结合党和政府有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政策以及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规定,以国家公务员制度为基本框架,进行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的有效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17.
在学校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要通过课堂教学 ,使学生获得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通过课堂活动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钻研精神。  相似文献   
118.
澄清对写作教学的错误认识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张扬个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激活写作教学 ,让写作教学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119.
在新世纪,提高参政党领导干部素质,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需要,是推动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需要,是搞好政治交接的需要.因此,参政党领导干部要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执政党要高度重视、真诚帮助参政党领导干部提高素质,参政党要努力做好提高其领导干部素质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0.
能力建设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能力建设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启示,是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市场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我国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人的思维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能力建设,就是为了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而展开的开发人的潜能,增强人的能力和充分发挥人的能力的教育、培养、配置、使用、管理和激励的活动和过程.围绕培养和提高人的创造能力,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加强领导和管理,实现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建立能力运行机制,塑造能力人,营造能力型组织和能力型社会,是当前我国进行能力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