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鸣镝 《党史文汇》2008,(12):52-53
2008年8月24日晚,魏巍同志去世了。我知道魏老当然是很早了,由于他那篇著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但那时的"知道",是仅仅由于这篇大作所产生的影响,如同知道某位名人一样。比较真切地知道他,还是近些年的事。由于所学专业的缘故,我知道魏老还经常有作品问世,也读过他的一些比较重要的文章,为他的文章激动过,感叹过。  相似文献   
22.
《思想工作》2009,(7):28-28
2008年3月12日,一名男子不远万里,从河南郑州赶到内蒙古乌拉特草原,来到魏巍所在工作单位,送来了一面印有“金河破冰救人显神威,内蒙边防武警恩重山”字样的锦旗和600双鞋垫。这个男子叫王森茂,今年24岁,是河南平顶山人,目前在郑州做生意,这次来到内蒙古,是专程向自己的救命恩人魏巍谢恩的。  相似文献   
23.
李振玉 《中国监察》2008,(24):57-57
著名作家、人民诗人魏巍同志,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就走近我们的面前,走进了我们的心中。今年八月,他悄悄地走了,给当代文学界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令人痛惜,令人遗憾。  相似文献   
24.
一提起著名作家魏巍,人们就会想到他创作的讴歌志愿军战士的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其实,全国人民都知道的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也是魏巍早在1941年时宣传的。不但如此,魏巍还与五壮士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25.
隋凤喜,这位54岁的东北汉子,自打生下来就没见过自己的家。  相似文献   
26.
明红 《党史纵横》2003,(2):36-39
最可爱的人 军事文学家魏巍先生的家是一个小院,坐落在北京西山一面山坡上.客厅简朴、敞亮,存部队遗风,墙壁上挂着一张巨幅中国地图,靠近沙发的小桌玻璃板下,是魏老的手笔条幅"黑发不知勤奋早,白头才觉读书迟".书房里挂着周总理和鲁迅的肖像.  相似文献   
27.
曾经,在初中课堂上,我充满感情地朗读着这篇感动我们半个多世纪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那热情洋溢的文字,激荡起我们昂扬的爱国之心。魏巍走了,他走得那样仓促,那样突然,以至于我都来不及看上他一眼,与他说上最后一句话。  相似文献   
28.
魏巍是人们熟悉的作家,为了痛击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他曾在五十年代初赴朝鲜战场,与志愿军生活战斗在一起,并先后发表了《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等许多优秀通讯报告。作者以炽烈的感情歌颂了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崇高思想品质。《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是这些作品中影响最大的一篇。“最可爱的人”成为全国人民对志愿军最亲热的称呼,最崇高的赞美。在时隔半个世纪和平建设的今天,我国的一些地方腐败现象愈演愈烈、触目惊心,引起人们的深思和关注。老作家魏巍对此深恶痛绝,毅然执笔写了《谁是最可恨的人》。它深刻地剖析了腐败的根源和危害性,提出要坚决与腐败作斗争,与一切非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行斗争。 听听老作家的声音吧——  相似文献   
29.
沈宝祥 《党史纵横》2008,(11):46-46
魏巍逝世,令人痛惜!作为中国文坛的一位老作家,魏巍的作品具有广泛的影响,教育了几代人。  相似文献   
30.
一提起著名作家魏巍,人们就会想到他的讴歌志愿军战士的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孰不知,早在1941年魏巍就开始宣传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他不但让全国人民知道了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而且还与他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