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5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22篇
中国共产党   31篇
中国政治   49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姚胜祥 《政府法制》2013,(26):26-27
魏晋是中国历史上极富激情和智慧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好玩儿的时代。无论是“竹林七贤”,还是“兰亭名上”,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无限热爱,对真实自我的不懈追求,令人心向往之。  相似文献   
112.
远山的红叶     
一位朋友打来电话,说他们那里辽西以西才是真正的大辽西,今年霜叶嫣红,漫山遍野!!你们来看辽西的红叶吧!还有你一直关注的革命烈士陈镜湖,总之会给你们一些惊喜。于是我们就出发了。山间的柏油路像一条舞动的飘带,引着汽车时而左、时而右,时而盘旋而上,时而俯冲下谷底。"没想到山里的路也这么好。"朋友说着加大油门。"你呀,总在城里‘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要不总说,  相似文献   
113.
《与山巨源绝交书》乃嵇康“志气所托”之作,典型地强调了个体本位的价值立场,充满了无畏的反叛与理性的怀疑精神,呈现出尖刻的讥讽与坦诚的对话姿态,文本表达了嵇康复杂矛盾的士人心态,映射出鲜明的时代风貌和巨大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14.
草圣张旭     
《党的建设》2014,(7):47-47
魏晋时期,王献之以其超逸独绝的艺术才华,开了草书艺术的先河。此后,王献之书法曾一度风靡南朝,草书也成为清流书家独抒性灵的绝佳书体样式,并在唐代达到新的历史高峰。以高昂亢奋的精神状态、极度迅捷的书写速度、最为简练的草法笔势为基本特征的“狂草”书体应运而生。张旭就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性书家,在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5.
<正>大学者钱钟书淡泊名利,清高孤傲。黄永玉先生曾描述过这样一个细节:那时文革期间,有权威人士为表礼贤下士大年初二去给钱钟书拜年。敲开门一边说着春节好之类的话,一边正要跨进门,不想钱却将此人堵在门口说:“谢谢!谢谢!我很忙,我很忙!”粉碎四人帮以后钱钟书的作品陆续再版,蜚声海外。曾经有一位痴迷于《围城》的英国女士想见钱钟书一面,被钱钟书婉言拒绝了。他在电话  相似文献   
116.
言语是魏晋士人清谈的基本载体,也是魏晋风度的重要表现形式。魏晋士人的言语世界异彩纷呈,既有鲜明的共同倾向,又有独特的个性差异,极能折射出士人人格的双重性,是后世品鉴魏晋风度的有效渠道。《世说新语》作为士人言语的宝库,其语料价值在此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  相似文献   
117.
汉末魏晋时期的瘟疫与道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末魏晋时期的瘟疫 ,对道教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道教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解决瘟疫之灾 ,它为战胜瘟疫之灾提供了技术系统和信仰主义两种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18.
穆宇 《中外法学》1995,(5):32-36
<正> 张斐,魏末晋初人。生卒年月不详。曾任明法椽、僮长。据《隋书·经籍志》载;“汉晋律注一卷,晋僮长张斐撰,杂律解二十一卷,张斐撰。”《新唐书·艺文志》记有“张斐律解二十卷”。遗憾的是,这些著作均已佚失,现仅在《晋书·刑法志》中存有张斐《律注表》一篇,是张斐为晋律(《泰始律》)作注,注成后给晋武帝上表略述其概要。由于晋律在中国法律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又由于晋律没有留传下来,使我们不得了解晋律的全貌。所以,张斐的《律注表》对于我们了解晋律的内容以及了解中国法律的发展,就显得极为重要。它是一篇内容丰富的法学著作。在不到二千字的篇幅里,既阐发了深刻而广远的  相似文献   
119.
曹植一生文采风流,后期诗赋散文均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无论是运用审美眼光去观察生活,开掘生活的美,还是运用形象思维,艺术地表现生活,传达思致;或文学语言的锤炼、诗赋体制的更新,他都作出了超越前人的贡献,诚为文学新时代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120.
旷庐印象     
正想来我与忠勇的关系真是非同一般!他与我都是广州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的教师,我们是同事;他常与我一起探讨书法问题,我们是同道;他与我无话不说,情同手足,我们是兄弟;他不论何事都与我商量,反之亦然,我们是良友;他也曾从我读硕士,我们有师生之谊;甚而至于他家就住在我家楼上,朝夕往还,我们还是近邻……。能有这种因缘,恐怕很难刻意复制,正如忠勇常常说起,对于他来说,我的出现好像天赐一般,我也有同感。但我认为,因缘的前提是有因才有果的,这因就是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