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2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58篇
世界政治   5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8篇
法律   252篇
中国共产党   621篇
中国政治   511篇
政治理论   74篇
综合类   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阿峻 《江淮法治》2010,(4):38-39
清华硕士邂逅“清华博士” 樊晓理现年24岁,河南信阳人,小伙子帅气聪明,是一名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对樊晓理而言,噩梦始于2009年的元宵节。  相似文献   
202.
赵木川河、朱家河、桑不拉河三条从北向南流来的河流悄无声息地汇进了黄河。也把生活在这三条河边人民的精神与血液汇进了黄河。三川,就因这三条河流而得名。  相似文献   
203.
自2003年以来,胜利油田黄河钻井总公司把群众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倡导开展了独具黄河钻井特色的"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心系基层、心系群众"主题活动。五年来,年年确定一个主题,年年提升一个层次,通过开展"走百队、进千家、访万人,解百题、办千事、纳万言,树百佳、育千才、聚万心"三个"百千万"活动,营造了"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通过实施"聚心、聚智、聚力"工程,推动了各项事业的新发展。通过健全十九项配套制度,构建起群众工作长效机制。通过抓巩固、抓深化、抓提升,真正把"两深入、两心系"固化为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执政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并在实践中提炼形成了"关爱每一名黄河钻井人"、"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名黄河钻井人"等一系列富有浓厚人性化的先进理念,使活动成为增进干群感情、凝聚干群力量的桥梁和纽带。特别是在今年胜利油田开展"深入群众促和谐,凝心聚力促发展"主题活动中,黄河钻井总公司以推进"两深入,两心系"活动为抓手,开展了"我们的和谐黄河"系列活动,推动"两深入、两心系"活动实现理念再提升、内容再深化、范围再延伸。近期,黄河钻井总公司邀请中国石油大学、胜利油田党校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对"两深入、两心系"活动进...  相似文献   
204.
银川颂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此久徘徊:分出细流润田野,婉转温柔留关爱!君不见:贺兰之马地下生①,海洋消退冰川融:展翼分身化屏障,呵护绿洲献深情!敞开温暖胸怀,滋润干渴大地,孕育无限生机,看大黄河用乳汁哺育多少儿女?  相似文献   
205.
文化资讯     
《共产党人》2010,(1):15-15
宁夏等沿黄河九省区共组黄河文明旅游线 日前,中国第一条以黄河流域文化为主题的黄河文化旅游线已经制定完成。沿黄河9省区共同签署沿黄城市合作协议书,共同保护和开发黄河流域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206.
汤礼春 《世纪桥》2008,(19):32-36
<正>《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是从湖北小城---老河口市走向延安、走向世界的。笔者作为他家乡的一名文艺工作者,有必要把他在家乡鲜为人知的一段革命生活撰写出来,让世人知晓。  相似文献   
207.
2003年的新年伊始,80岁的张尚伟老人在年近花甲的女儿张桂莲搀扶下走出法院大门。虽然天气寒冷,漫天飞舞的雪花将大地装扮成了一个银装素襄的世界,但老人心里暖融融的。然而,刚踏进法院时,老人却完全是另一种心境,因与独生女儿女婿突生嫌隙,老人满心悲凉地走上公堂……  相似文献   
208.
在山西吕梁山西麓的黄河边上,坐落着一座商埠古镇,它犹如一颗镶嵌在黄河部落中的璀璨明珠,闪烁在黄河晋陕峡谷中部,耀眼于吕梁临县城南48公里处.碛口能成为黄河上的一颗耀眼明珠,那是因为与黄河本身的构成有关,也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9.
中国历史上就有着“厌诉”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普及法律知识活动的深入展开,越来越多的百姓懂得了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无疑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但是,拿起法律武器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到法院打官司。近年来,众多原来可以不进入诉讼的纠纷,进入了诉讼,“不蒸(争)馒头争口气”,“一怒之下上法庭”的“激情诉讼”已在许多国人心中形成了思维定式。甚至一些地方出现了“缠诉”.“滥诉”的行为:有的人因为对审理结果不满,反复申诉;有的甚至耗费终生精力成了“上访专业户”,造成部分基层法院受案率直线上升,出现了“诉讼爆炸”。其中少数国人在盲目地追求诉讼的过程时。甚至忽视了诉讼的本来目的。其实,一纸爿决只是手段,诉讼也并非解决纠纷的惟一途径,良好的结局才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从不敢诉、不懂诉到权利意识增强后产生。诉讼爆炸”,是许多法治国家建立初期的“通病”,而从“好诉”走向理性的诉讼。则是一个良性的回归过程,也是一个法治社会逐渐走向成熟的必然。今天我们提倡少诉.慎诉,与二十年前的不懂诉.不敢诉,已经有了截然不同的历史意义。这是富有权利意识的现代人的理性选择,它既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内涵,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真谛。其实,解决纠纷不止诉讼这一条路,在许多情况下,采取其他更沮和的方式也同样能够达到定纷止争的效果。本期刊发的这组稿件,就想说明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210.
佳木 《民主与法制》2011,(31):56-57,30
妙龄女子 离奇自杀 2009年5月6日晚上。山西寿阳的王秀荣接到了女儿男友何力华打来的电话,说她女儿周家敏病得很严重。当时王秀荣的身体也不太好,就让儿子周家勇过去看看。听了母亲的话,周家勇有些担心,所以丝毫不敢耽搁,急忙跟妻子一起赶往妹妹的住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