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393篇
中国政治   254篇
政治理论   29篇
综合类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福建漳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众多,也曾涌现过不少杰出人物.如唐代开拓漳州的将领陈元光,清代领导台湾人民起义的领袖朱一贵、林爽文、庄大田.近代抗击侵台日军的筒大狮、赖乾.以及兴中会会长杨衢云,文化名人林语堂、许地山等。  相似文献   
112.
刘小花 《前线》2012,(7):133-134
刘伯承,这位中国军事史上被誉为战神的元帅,身经百战、足智多谋,是一位具有高超指挥艺术的卓越军事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关于他戎马倥偬、富于传奇的一生,可能更为人熟知的是他“胸怀关公刮骨疗伤之气魄,不施麻醉摘除受伤右眼”,“与彝族部落首领小叶丹肝胆相照,歃血为盟”,“率部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故事。相比之下,刘伯承在南昌起义中的一些故事就鲜为人知了。其实,在打响创建人民军队第一枪的南昌起义中,刘伯承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3.
为纪念南昌起义和人民军队创建85周年,2012年7月31日,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和朱德思想生平研究分会在北京联合召开学术座谈会。来自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当年参加过南昌起义的周恩来、朱德、贺龙、刘伯承、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1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者就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启示进行了研讨,本刊特摘登其中部分专家发言,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14.
陈明仁,东征北伐初展天赋,抗日恶斗屡寒敌胆,四平之战力敌林彪,长沙起义震撼江南;曾任国民党军中将兵团司令,人民解放军上将兵团司令员、第55军军长。  相似文献   
115.
湘南起义在党史和军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对湘南起义的评价日益公正、客观,研究成果也日渐增多。但我们认为关于湘南起义的一些问题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在此我们对共产党最早升起军旗的地方等五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6.
维民国元年五月十五日,乃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殉义一周之辰,文适解职归来,谨为文致祭于诸烈士之灵日:  相似文献   
117.
在中国现代海军发展史上,邓兆祥无疑是一位具有重大影响的人物。1949年2月25日,邓兆祥驾驶着国民党海军最大的军舰——"重庆"号巡洋舰,与爱国官兵一起在吴淞口举行了震惊中外的"重庆"号起义。当历史庄严宣告:"重庆"号巡洋舰脱离国民党军队驶向人民怀抱的时刻,邓兆祥成为举世瞩目的"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118.
正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全国和广西各族人民以不同的形式纪念一代伟人,深切缅怀他为党为国家建立的不朽功勋,深情追忆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最宝贵财富,就是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和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发出了"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相似文献   
119.
开国上将杨得志投身军旅半个多世纪,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我军一代名将,他的传奇经历可以说正是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这里,选取的是他红军时期的几则故事。"你这年轻人好野愣,你不晓得班长先前当过旧军吧"1928年1月,杨得志和哥哥杨海棠等25个筑路工人,从湖南衡阳板子楼工地跑到韩家村,投奔了红军第七师i红匕师是朱德、陈毅领导湘南起义时成立的.大部分成员是宜章、郴县、永兴等地的暴动农民。  相似文献   
120.
史继忠 《当代贵州》2011,(27):66-66
贺龙部队官兵大多是湘黔人,故有“三千子弟兵,八百贵州人”之说。贺龙的部队出白贵州,三个师长和许多官兵是贵州人,他们推动和支持二十军参加南昌起义,在起义中立下不朽战功,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