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9篇
  免费   134篇
各国政治   64篇
工人农民   109篇
世界政治   4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6篇
法律   1661篇
中国共产党   257篇
中国政治   573篇
政治理论   234篇
综合类   206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293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344篇
  2010年   332篇
  2009年   370篇
  2008年   337篇
  2007年   371篇
  2006年   407篇
  2005年   398篇
  2004年   373篇
  2003年   277篇
  2002年   254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自颁布以采,其运行的社会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者弱势地位更加明显,维权难度日益增加。《消法》需要在倾斜保护的立法理念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障,通过增加消费者的权利和完善鉴定机构等途径提高消费者维权能力。  相似文献   
992.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客体是残疾人、儿童的人身权利和社会管理秩序;客观方面包括“暴力、胁迫”行为和组织行为,组织行为的对象和“暴力、胁迫”的对象具有同一性。采用暴力、胁迫方式进行组织的,以及在形成组织控制状态后的过程中对不愿乞讨的残疾人、儿童实施暴力、胁迫的,均构成犯罪,且无需把被组织者限定为3人以上。犯罪主体原则上应包括残疾人、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内。  相似文献   
993.
刑法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或者刑事政策予以修改,以保持与社会的同一性。但刑法的修改不能随意,必须科学合理,遵循一定的原则。刑法修改除了要遵循刑法的创制原则外,还应遵循慎重性、合法性与协调性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94.
目前网络犯罪集中发生于经济领域并呈现出网络化的特征,原有网络犯罪相关刑法规定不能满足有效遏制犯罪的需要,2009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增设了非法获取计算机数据罪,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为非法侵入、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程序、工具罪,对我国网络犯罪立法体系有着重要的补充完善作用,但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95.
辽宁西丰"拘传记者案"是地方公共权力侵犯公民宪法权利,侵害传媒新闻自由权,侵犯记者人身自由权的典型案例。该案例对我们的启示是,应着重在制度层面上调整地方党政机关职权划分和完善党对地方事务,尤其是司法事务的领导方式;在法律层面上进一步完善《刑法》、《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细化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司法行为的法定要件,特别是要尽快完善关于记者权利保护的立法等,以更好地保障新闻媒体和社会大众对我国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996.
Since the introduction in 2001 of a urine-based detection method for recombinant erythropoietin (rHuEPO), transfusion-doping practices have regained interest.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an efficient antidoping test designed to obtain direct proof of allogeneic blood transfusion wa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This test, based on flow cytometry analysis of red blood cell (RBCs) phenotypes,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absence or the presence of numerous RBCs populations in a blood sample. A such, it may constitute a direct proof of an abnormal blood population resulting from homologous transfusion. Single-blind and single-site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to validate this method as a forensic quality standard analysis and to allow objective interpretation of real cases. The analysis of 140 blood samples containing different percentages (0-5%) of a minor RBCs population were carried on by four independent analysts. Robustness,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recision and stability were assessed. ISO-accredited controls samples were used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method was robust, stable and precise. No false positive results were observed, resulting in a 100% specificity of the method. Most samples containing a 1.5% minor RBCs population were unambiguously detected, yielding a 78.1% sensitivity. These samples mimicked blood collected from an athlete 3 months after a homologous blood transfusion event where 10% of the total RBCs present in the recipient originated in the donor. The observed false negative results could be explained by differences in antigen expression between the donor and the recipient. False negatives were more numerous with smaller minor RBCs populations. The method described here fulfils the ISO-17025 accreditation and validation requirements. The controls and the methodology are solid enough to determine with certainty whether a sample contains one or more RBCs populations. This variable is currently the best indicator for homologous blood transfusion doping.  相似文献   
997.
教育平等权是每个公民应当享有的权利,它作为一项基本权利,国家应当保障它的顺利实施,让每个公民不但在法律上享有这一权利,而且要真正的得到实现。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都非常重视教育问题,并多次强调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在我们大力呼吁教育平等权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起步阶段的教育平等。我国法律对于教育平等权的规定较晚,至今发展不过五十多年的历史,而对起步阶段的教育平等权的规定及其如何实现还有待进一步的思索。本文通过对我国法律在教育平等权方面的规定以及现存的问题予以探讨,希望从中找到出路,使我们的教育从起步阶段就能达到真正的平等。  相似文献   
998.
论我国公民的免于匮乏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面对经济危机提出了包括公民应该享有"免于匮乏的自由"的著名四大自由。我国的法学理论中虽然没有这一概念,但宪法中关于"国家合理安排积累和消费,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规定,实质上就是关于公民免于匮乏权的表述。本文从现代国家的职责、国家权利(义务)与公民权利(义务)关系的角度论述了保障公民免于匮乏权是国家的法律义务,不能将此任推给公民家庭及个人,并通过对我国实践的剖析,提出应当避免过度从政策层面、经济层面及公民个人努力层面对公民进行免于匮乏权保障的路径选择,而应靠国家义务性、实践路径上的法律制度性来实现。  相似文献   
999.
房屋拆迁,既关系城市规划的具体落实,又关系到国家,开发建设单位,被拆迁单位及亿万城镇居民的利益,是一个敏感而又普遍的社会问题,广为社会各界瞩目。新宪法出台后,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宪法的保障,实践中也出现了一系列公民高举宪法文本捍卫家园的故事。从我国房屋拆迁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政府角色定位模糊,对公民私有财产权和人权的漠视;二是拆迁人滥用公共利益侵吞私人利益的现象普遍存在;三是拆迁补偿不公平,民怨很大。  相似文献   
1000.
论利他合同中第三人的权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利他合同中第三人权利都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是我国迄今没有利他合同的一般规则,对第三人权利的保护远远不够。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对利他合同的研究成果,完善我国利他合同制度理论并进行立法改进,以期加强保护第三人之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