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与多”是在《周易》、《老子》等典籍中被总结出来的对立统一的范畴。受到这种传统尤其是《易》学名家黄道周的影响,吴伟业往往沿着“一与多”的思路进行诗歌创作,这在《圆圆曲》等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1932年9月,年仅32岁的杨东莼被聘任广西师专校长,他先后延聘一批思想进步的知名学者、作家和教授任教,大胆改革师专面貌一新。后遭桂系驱逐。陈此生出任师专教务主任后,不仅传播革命思想,而且推动话剧运动的开展,引起公众格外关注。1936年秋,广西师专并入广西大学。省主席黄旭初兼任西大校长.1937年底,白鹏飞回到桂林,省主席黄旭初恳请白鹏飞出任西大校长.后黄旭初出尔反尔,背信弃义,借将西大改固立大荦为名,免去白的校长职务.  相似文献   
13.
公私之辨古已有之,但在宋明思想里才逐渐突出,《明夷待访录》便是一个极端案例。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里对公私之辨作了特别的运用,表达了对君主制的强烈质疑,这个质疑的要义在于揭示了君主制道德上的内在困境。黄宗羲的公私之辨与原初儒学有重大差异,却又的确是宋明儒学曲折演变的产物,是儒学脉络内部的一个极端发展。  相似文献   
14.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伟大启蒙思想家。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与民治,强调从政治法律制度上解决社会治乱问题,主张人民有议政权和监督权,具有鲜明的民主与“法治”特色。黄宗羲的民主与“法治”思想对后世乃至于今天都有重要影响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片仔癀的解酒作用。方法将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片仔癀高、中、低剂量组,海王金樽对照组,每组8只。乙醇灌胃前0.5h,分别给予海王金樽300mg/kg,片仔癀组360、180、90mg/kg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乙醇灌胃后0.5、1、2、3、5h分别采用顶空气质联用仪测定血液乙醇含量。结果乙醇灌胃1h后,各组血中乙醇浓度达到峰值,5h后乙醇浓度降至最低值;片仔癀可明显降低血液中乙醇浓度,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以片仔癀低剂量的作用最优;低、中、高剂量片仔癀降低血中乙醇浓度的效应均明显优于海王金樽。结论片仔癀有促进乙醇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警察,是指依据国家法律,以强制手段维护公共秩序、社会安全的行政武装力量,也指构成这种力量的人员。最早出现中国领域内的警察人员是上海租界里的巡捕,这是中国近代警察产生的萌芽,虽然它不归属于中国主权,但其作为国人认识和了解西方警察制度的窗口,对国人认识西方警察起到了促进作用。维新人士黄连宪是我国近代首次使用“警察”词语的人。  相似文献   
17.
把马克思的世界观称之为辩证唯物主义是恰当的,这在我国哲学界是许多学者的共识,黄枬森同志对此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述。近来有部分论者发文高调批判和否定了黄枬森的相关观点,在他们看来,黄枬森先生所坚持和阐发的辩证唯物主义是斯大林的哲学、是"见物不见人"的旧哲学,不是马克思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是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相背离的哲学;劳动异化理论是马克思的以人为本的新哲学开始形成的重大标志等。这些理由完全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事实,具体地来说有的是主观臆断、乱扣帽子,有的是无中生有、自欺欺人,有的是断章取义、牵强附会,因而都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8.
明清之际 ,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同时 ,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即市民阶层也开始涌动于社会。反映在思想领域中就有了启蒙思想的产生。本文探讨了启蒙思想家黄宗羲的民主法治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民权与分权 ;二、民主与法治。并分析了其思想产生的原因、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三、封建帝制崩溃前后"新史学"的倡导和推进戊戌维新虽然被顽固派扼杀了,但戊戌运动由此开启的思想解放的潮流是阻挡不了的。至20世纪初年,由于空前民族危机的刺激以及逐步形成的共和革命思想的推动,中国思想界出现了急剧变化的局面,掀起了输入西方新思想、新学理,用以分析中国历史与现实问题,寻找救国道路的进步潮流。十年之间,雨后春笋般地刊行了大量译著、杂志和报纸。梁启超对当时情况有过生动的概括:"戊戌政变,继以庚子‘拳祸’,清室衰微益暴露,青年学子,相率求学海外。  相似文献   
20.
汉初高祖至景帝时期朝廷治国思想并非黄老之学,而是以儒家学说为主.理由如下:刘邦在即帝位之后,由轻儒转为重儒,以太牢祀孔子为具有重大象征意义之举;惠帝之无为,是由于无法有为,他思想上倾向儒家,对曹参之无为有不满表示;吕后行事完全不合于黄老,"制政不出房闼"乃是太史公微言讥刺;文帝好道家之学主要表现为立身处世的谦卑态度,而其治国的主要思想是儒家学说;景帝在窦太后的威压下不能进用儒生,但也未服膺黄老,"独尊儒术"实际胎育于景帝之时.汉初朝廷真正服膺黄老者只有二人:一为曹参,但他仅担任了三年汉廷相国;二为窦太后,她崇奉黄老是为了保护个人权力,而非治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