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39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33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24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31.
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理念、能力结构以及知识储备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强党对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领导,就必须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领导干部理念转型与能力提升等各个环节,使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工作真正走上科学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332.
科学发展观始终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哲学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333.
李欣广 《桂海论丛》2011,27(3):6-10,135
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一个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发展过程,其研究视角为如何塑造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为促进人的社会行为成为生态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从七个方面来实施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实践要求:领会、贯彻国家推进生态经济发展的方针路线;分析生态取向发展实践中的深层次问题;确立发展目标;构建管理系统;培育社会机制;传播思想理念;倡导新型个人行为。以人为本、生态约束、追求和谐、社会调节、崇尚知识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实践特点。  相似文献   
334.
郭婷 《学理论》2012,(9):126-127
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秘书是科研管理团队中的基层成员,是科研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其不仅是科研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人员,也是各项管理活动的组织人员。以高校二级学院为视角,阐述科研秘书更好地服务高校科研建设所应具备的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335.
中国爱国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创业目标,是在艰苦曲折的斗争历程中实现了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这种转变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近代中国青年的进步历程,是同爱国主义的发展演变融为一体的。  相似文献   
336.
文化发展、繁荣非短期工程,"文化"要点在于"化"字,即化入人心、文化化人和文化社会、规范社会。求真、务实、为人民是文化发展、繁荣之根,关注细节,多做能发展、繁荣文化之实在的事是文化发展的追求与任务。发展、繁荣文化重心与落脚点在广大人民,群众是文化的主角。文化建设、繁荣应着力丰富人,提高人的素质、推进人与社会的健康发展。助益于建构讲理性、讲秩序、讲效益与讲权利、讲义务的社会,是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现实任务。  相似文献   
337.
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水平的迅速提高,以及消费文化扩张的外在诱惑等,使我国出现了一些消费异化现象,消费背离了满足人的正当需要这一基本功能,导致消费主体迷失在消费客体中,阻碍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消费异化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伦理冲突。我们应该为消费行为设定必要的原则,对消费伦理进行新的调整,并积极探索扬弃消费异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338.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演变大致经过了两个比较大的发展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六大召开,邓小平、江泽民先后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为科学发展观奠定了理论基础;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使党的发展观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339.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创新的要求,是党对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解决当前存在突出问题的思想基础。我们要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本质和要求,正确把握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深刻认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核心与关键,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动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340.
十六大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过了三个阶段:十六大至十六届五中全会的酝酿阶段,提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六届五中全会至十七大之前的系统阐发和整体部署阶段,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大战略任务;十七大之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阶段,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三个方面相互配合、协调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