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25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篇
法律   29篇
中国共产党   69篇
中国政治   160篇
政治理论   23篇
综合类   7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esults of using 3D visualization (3DV) in sustainable tourism planning (STP) during the Comcot project in Estonia. Organizers were interview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3DV for STP and on how participants were involved in discourse using 3DV. The study describes experiences from the Setu, Maidla, and Võrtsjärv lake regions of Estonia. The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interviews suggested that the precise selection of visualization objects, detalization levels, and user interface characteristics may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quality of STP sessions and help to optimize time, financial, and human resources allocated for a project. The coherent design of the 3DV tool and the neutral moderator positively affect the level of participant involvement in STP and support a trusted platform for community decision making.  相似文献   
52.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practice and political significance of politicians’ journeys to conflict zones. It focuses on the German example, looking at field trips to theatres of international intervention as a way of first-hand knowledge in policymaking. Paying tribute to Lisa Smirl and her work on humanitarian spaces, objects and imaginaries and on liminality in aid worker biographies, two connected arguments are developed. First,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of the routinized practices of politicians’ field trips the article shows how these journeys not only remain confined to the ‘auxiliary space’ of aid/intervention, but that it is furthermore a staged reality of this auxiliary space that most politicians experience on their journeys. The question is then asked, second, what politicians actually experience on their journeys and how their experiences relate to their policy knowledge about conflict and intervention. It is shown that political field trips enable sensory/affectual, liminoid and liminal experiences, which have functions such as authority accumulation, agenda setting, community building, and civilizing domestic politics, while at the same time reinforcing, in most cases, pre-existing conflict and intervention imaginaries.  相似文献   
53.
旅游业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旅游产业要实现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旅游与文化并举。我们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注重文化旅游的发展,深度发掘文化旅游内涵,从而促进我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4.
海峡两岸深入开展旅游合作的政治经济意义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友涛 《桂海论丛》2008,24(5):53-55
海峡两岸同文同脉同根,海峡两岸本是一家人。海峡两岸深入开展旅游合作不仅有利于促进两岸人民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岸人民彼此的互信与了解,旱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还是促进台湾经济发展和惠及台湾人民的战略举措。因此,海峡两岸深入开展旅游合作是在海峡两岸架起友谊的桥梁,有利于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完成。  相似文献   
55.
优质旅游是新时代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采用三阶段DEA模型等方法,从支撑因素、产业发展及消费需求三个维度构建优质旅游有效供给的环境变量,并采用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优质旅游有效供给因素对我国旅游产业效率的影响与区域发展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优质旅游有效供给环境变量对我国旅游产业效率影响显著,其中支撑因素水平和旅游消费水平促进效率提升,产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效率增长;目前我国优质旅游有效供给总体水平不高,且不同区域及省份之间表现出一定差异。因此,应通过进一步优化支撑要素水平、建立旅游投资总量调控及质量监督机制、制定积极的消费引导政策、缩小区域差距等,促进产业效率改进,提高优质旅游有效供给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56.
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影响力的日益扩大,旅游的社会功能愈来愈受到学界关注。本文通过构建服务评估变量(服务公平性、服务质量、感知价值)、旅游满意和生活满意之间关系的整合模型,实证检验服务评估变量与旅游满意、生活满意之间的关系,验证旅游的社会贡献。通过抽样调查获取基础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服务评估变量的服务公平性对生活满意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服务质量和感知价值通过旅游满意对生活满意产生间接影响,从而说明旅游地通过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能让人们生活更美好,进而实证验证了旅游的社会功能。文章最后指出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7.
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要牢固树立资源整合、立体开发的观念,把发展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培育精品、系统开发的观念,把观光游览型和文化产业型旅游结合起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环境第一的观念,把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牢固树立依托旅游、促进开放的观念,把发展旅游产业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8.
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的新态势与新构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魁 《东北亚论坛》2011,20(1):27-33
近年来东北亚地区旅游业迅速发展,旅游合作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并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也出现了新态势,因此,提出构建东北亚区域旅游共同体,推动东北亚区域旅游一体化日显重要。建议打造一条龙式的旅游路线,推动东北亚区域旅游产品的一体化;制定统一的旅游服务标准,促进区域旅游标准一体化;以东北亚区域旅游一体化为突破口,带动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59.
目前,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建设国际旅游岛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制定<国际旅游岛建设促进条例>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当务之急.通过制定该条例,可以明确和界定国际旅游岛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确定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建立国际旅游岛发展建设的激励机制和措施,以全面促进旅游岛的国际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0.
郭慧  庄元 《学理论》2011,(9):50-51
大学生是思想最为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最强的群体,有着独特的旅游行为及特征。对包头市五所高校在校大学生旅游偏好作了较详尽的调查分析,希望通过了解这颇具潜力的旅游客源市场的特点,为这一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奠定基础,从而推动包头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