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篇
  免费   29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29篇
世界政治   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篇
法律   212篇
中国共产党   38篇
中国政治   129篇
政治理论   78篇
综合类   25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01.
基于社会革命和阶级解放的现实需要,并以妇女解放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指导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革命区域的女性参政进行了制度建构,并予以积极实践。虽因革命的优先性、男权政治利益和传统性别价值观的多重因素,致使参政制度的实施充满了路径依赖的特性,但却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男权政治格局,传播了性别平等的政治理念,并为建国以来性别政治平等的积极实践,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和经验的基础。  相似文献   
802.
虚假诉讼严重损害了司法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文章重点剖析了此类案件查处无力的原因,并提出完善立法,建立健全法院案件管理机制,加强思想道德宣传和教育这样查、处、防三位一体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803.
公共行政伦理:普遍价值与中国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行政伦理因其对公共性的共同诉求而拥有了普遍性的特征,更因其对现代政治价值的依赖而使得这种普遍性特点尤显突出。然而,各国的制度、历史、文化传统及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公共行政伦理也会因应这些特殊性而呈现出不同的样式和诉求。我国独特的行政价值传统及整个行政生态必然对我国的行政伦理发生重要影响,这使得分别探讨和论证公共行政伦理之普遍价值与中国特色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必要和可能。  相似文献   
804.
Modern Britishness is widely seen to be based on shared values like ‘fair play’, ‘tolerance’, and respect for ‘diversity’. Can such a ‘values‐based Britishness’ be effective as a national binding agent in an era of devolution and globalisation? The idea that a uniquely ‘British’ character is based on shared values of some kind is not new. The contemporary debate is framed by decisions made over a century ago in the Victorian era—when the decisive shift occurred from a British identity based on religious difference to one based on shared moral values. Through political rhetoric, legislation, and the courts, Victorian governments shaped and changed the character of Britishness. The same tools remain available to contemporary lawmakers in shaping a twenty‐first century Britishness that embraces modern universal values, but also defines some more uniquely British emotional connection points around which national identity can be built.  相似文献   
805.
大学生是备受关注的群体之一。通过对大学生性价值观的定义进行初步了解,纵观我国大学生性价值观的发展得出基本发展过是从保守到开放,现在还处在中间阶段并伴有多元化。最后就大学生性价值观存在的不足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06.
美国是国际核秩序的主要创建者、参与者和受益者,维持稳定的国际核秩序符合美国的安全利益。但是,出于战争制胜型核战略、意识形态、盟友关系、地缘政治等方面的战略考量,美国在维持、巩固国际核秩序的过程中,也对国际核秩序造成侵蚀与弱化。美国仍然把核武器置于其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位置,重视战术核武器的作用,研发低当量核武器和钻地核弹,模糊了核武器与常规武器的界限,降低了核武器的使用门槛,侵蚀了核价值观。美国追求绝对核优势,部署全球导弹防御系统,研发全球即时打击系统,违反国际核规范与印度进行核能合作,弱化核禁忌等做法,不利于大国之间的战略稳定性,破坏了核规范。在防扩散领域,美国一贯奉行双重标准,缺乏全局观念,对他国进行安全威胁,刺激了核扩散。为维护国际核秩序,美国应从维护全球和平与稳定的长远考虑出发,降低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作用,减少缩小核武器的使用范围,停止部署全球范围内的导弹防御系统,放弃防扩散的双重标准,推动核价值观、核规范和核不扩散体制向着更加完善的方向演进,保证国际核秩序平稳、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807.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新时代劳模精神,继承了中国人民劳动的先进性和创新性、扬弃了资本主义劳动的外化性和异己性、展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和精髓,体现出了劳模精神承担着对时代、国家、人民的强烈历史担当。探索弘扬劳模精神新途径,实现弘扬劳模精神制度化,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  相似文献   
808.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一重要论述,集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重要理念,其理论品质有四重意蕴:坚持人民主体的世界观,保证人民是权力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坚持服务人民的人生观,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观,以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为价值旨归,以符合人民期待为价值评价标准,以本国和各国人民福祉的有机统一为价值升华;坚持人民立场的文化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党内政治文化,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无我”之境和民本思想的精髓,同时也践行了为人民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这一重要论述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深入贯彻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809.
虚假供述成因的可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林 《犯罪研究》2014,(3):24-32
虚假供述是个体特质和审讯情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借鉴现代控制论中系统-状态可控性理论,构建虚假供述可控性研究模型,在审讯-供述系统状态空间坐标系内对个体状态和情境状态中的各因素进行可控性分析,有助于充分认识虚假供述成因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亦有助于理解虚假供述本身是否具有可控性以及可控程度.  相似文献   
810.
As the founder of the basic research paradigm on “writing as a vehicle of Values” in modern China, Guo Shaoyu established a tri-partite notion consisting of “writing to conform to values”, “writing as a vehicle of values” and “writing to illustrate values”, and this practice has influenced several generations of scholars. However, his approach, which draws heavily on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cannot reveal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writing as a vehicle of values” due to its failure to consider its features and the fact that this notion came into being as a result of “literature miscellaneous”. It is necessary to return to the notion on the ontological level so a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uniqueness of classical Chinese ideology resulting from China experience which, in turn, is made possible only by Chinese actual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