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85篇 |
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19篇 |
工人农民 | 134篇 |
世界政治 | 34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103篇 |
法律 | 1070篇 |
中国共产党 | 160篇 |
中国政治 | 620篇 |
政治理论 | 211篇 |
综合类 | 124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42篇 |
2020年 | 100篇 |
2019年 | 44篇 |
2018年 | 43篇 |
2017年 | 29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55篇 |
2014年 | 245篇 |
2013年 | 242篇 |
2012年 | 330篇 |
2011年 | 302篇 |
2010年 | 264篇 |
2009年 | 255篇 |
2008年 | 287篇 |
2007年 | 277篇 |
2006年 | 265篇 |
2005年 | 221篇 |
2004年 | 157篇 |
2003年 | 122篇 |
2002年 | 98篇 |
2001年 | 65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田芳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3,15(3):25-35
1982年《宪法》明确赋予了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法律解释权、法律修改权与非基本法律制定权.2000年《立法法》进一步明确了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法律解释程序.从2000年开始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充分地行使了法律解释权,针对《刑法》共颁布了九个立法解释,由此也引发了刑法立法解释与刑法司法解释如何区分,是否有独立存在意义的争议.通过对刑法立法解释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全国人大常务委会法律解释体制的特征不在于其解释方法的特殊性,而是其特殊的法律统一解释功能.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步完备之后,如何保障法律体系内部的协调,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任务.全国人大常务委会法律解释体制应承担此重要的功能,这既是1982年《宪法》所赋予的权力,也是构建宪政国家不可或缺的环节.应基于这种法律统一解释功能来构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的法律解释程序. 相似文献
832.
我国检察机关依法享有排除非法证据的职能,能够发挥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加强对侦查主体行使权力的监督;满足检察机关与法院互相配合特殊关系的需要;确保检察机关恪守客观公正的立场,校正辩方弱势的不平衡。通过实证观察,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的实际运作并不乐观,存在非法证据界定不明、缺乏审查排除程序规则等问题。有必要正确界定非法证据,明确非法证据的排除原则;设置对抗性的听证程序,构建包括启动、审查、处理、救济环节的检察机关审查排除非法证据机制。 相似文献
833.
834.
司法权威的文化建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司法权威取决于人们对司法主体的文化定位、司法过程的文化认同和司法结果的文化支持。司法主体权威的内:函、能量和界限取决于司法角色的文化定位、司法功能的文化期待和司法管辖范围的文化选择;司法活动是寻找事实和寻求法律的文化认识、文化评价和文化选择的过程,其权威根源于文化认同,来自于文化共识,立基于文化解释。司法裁判的权威深受人们诉讼观念的影响,尊重司法结果的文化意识是司法权威确立的前提,认同司法结果的文化取向是司法权威的基础,支持司法最终解决的文化理念是司法权威的支撑。只有给法官能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空间,只要对司法机关作出的事实判断、法律解释、司法立法给予足够的尊重、理解和支持,法官才能摆脱外在的各种压力,真正走向自治和自强,从而不断地提升司法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835.
论突破绿色贸易壁垒执法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世界环保浪潮的高涨,环境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发达国家纷纷以环境保护为借口构筑其绿色贸易壁垒,给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很大影响。为此,各国纷纷进行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立法并建立相应的执法机制。本文从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执法机制的意义及重要性出发,分析了我国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执法机制的现状,从而提出完善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执法机制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836.
837.
论犯罪心理的生成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任何犯罪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犯罪主体的犯罪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而犯罪心理的产生又总有一定的规律和机制。从犯罪心理的生成过程看,需要是其根源和基础。当需要与具体的满足对象、工具和手段结合时,即成为动机推动个体去实施满足需要的行为;当个体的行为方式经常、反复、稳定地出现时,即构成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在需要基础上生成的犯罪动机和形成的犯罪人格即是犯罪心理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838.
从查处假羊肉事件探索餐饮监管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假羊肉事件探索如何建立餐饮单位监管长效机制,提高监管质量,既是确保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又是遏制制假造假行为的关键,从餐饮单位自身和监管部门两方面人手,双管齐下,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839.
结合广州市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和创建平安广州的需要,围绕顺民意、创平安,着力夯实群众利益至上的思想根基,创新民意导向型警务机制,实施两扎根、两优化,致力动态打防管控,全力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切实提升维护治安稳定的能力和执法公信力,着力创建平安广州示范区。 相似文献
840.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犯罪案件越来越多,对司法鉴定业务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社会中介司法鉴定机构越来越多地介入了各种诉讼案件中,司法会计鉴定更是近年来介入最迅速的鉴定类别之一。但是,因司法会计鉴定不完善而使经济犯罪案件错审、错判的现象屡屡出现,影响了司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本文就司法会计鉴定实务中的技术标准、鉴定程序、检材范围、专业资格和责任追究等问题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