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50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29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3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原始部落的生态平衡--一个生态人类学的视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钱箭星 《思想战线》2000,26(2):51-55
部落社会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与自然相协调的生存适应模式,其主要特点包括对自然非破坏性的谋生手段,合作互惠的自给自足经济,基于可供资源的人口控制模式,心怀敬畏的自然观和价值观.但必须指出的是,部落社会既非地狱也非天堂.从生态人类学的视角,审视部落社会,可为现代人走出环境困境提供一些或许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2.
杨士林 《河北法学》2007,25(10):48-54
基本权利是宪法的核心和关键,是宪法的生命和价值所在,是宪法之所以成为根本法的原因.通过历史和实证分析,探讨近代宪法和现代宪法在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方面的若干发展趋势,即由自由权发展到社会权,由法律保障发展为宪法保障,由国内保障发展为国际保障.基本权利的这些发展趋势对我国的宪政制度建设提出了若干引人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3.
李秀芬 《法学论坛》2006,21(4):90-93
在诉讼证明中,法律事实乃是法官所认定的事实,从哲学意义上讲,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的关系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客观事实可分为积极事实和消极事实,二者是和谐统一的,积极事实在四维时空坐标中占据且只能占据一个确定的点,而不能同时占有两个点,相对于这个确切的点而言,这个点之外的所有空间都是消极事实;消极事实不是“不存在”的事实,而是指存在的状态为“无”的事实。消极事实不同于消极事实的主张,消极事实可以通过积极事实而得以证明。  相似文献   
124.
法的模糊性之存在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云良  邓慧强 《河北法学》2006,24(12):54-58
法的模糊性是法律所具有的归属不完全的属性.它寓于法的存在论、价值论和认识论之中.从法的存在论看,法的模糊性显现为法本质的多面性.法律具有不完全归属于经济、政治、道德和理性或绝对理念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5.
When receiving a stabbed tire for examination, forensic toolmark examiners can determine whether a suspect tool was used in a specific crime based on class-characteristics and individual-characteristics marks that have been left by the tool on the tire. This study discusses friction marks and their forensic value during the examination of a punctured tire. The term friction mark refers to the noticeable mark around the penetration area on a tire's surface. Tires designed to create high friction when contacting a road. Due to this design, friction is created between the stabbing tool shank and the sides of the hole. As a result of this friction, the shank of the stabbing tool wears the outer layer of tire around the hole. This leaves a friction mark whose general shape reflects the cross-sectional shape of the stabbing tool’s shank. This phenomenon was observed and named by Locke (7) in his evaluation of tire puncture marks with knives. This article demonstrates the same phenomenon with other types of stabbing tools. Test stabs were produced with different tools representing a variety of cross-sectional shapes of shanks, and the resulting friction marks were photo-documented and discussed.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various cross-sectional shape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friction marks are shown. Based on friction mark examination, the examiner: (i) can infer suspect tool shank cross-sectional shape with the evaluation of the friction mark shape and (ii) can deduce the maximum dimensions of the shank. This examination simplifies and accelerates the forensic comparison procedure and the investigation time.  相似文献   
126.
所谓“诸善冲突”是指在人们意欲的各种好东西之间存在着对立抵触.由于它导致了人们只有通过取舍选择才有可能以放弃某种善为代价实现另一种善,从而形成善恶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交织,结果就迫使人们不仅要诉诸善恶好坏的价值标准,而且还要诉诸是非对错的价值标准,并且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的存在无法摆脱的内在有限性.  相似文献   
127.
刘明石 《学理论》2008,(22):52-53
时间与存在的问题一直是海德格尔关注的问题,在他的很多著作中都能找到相关的论述。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海德格尔的关于存在和时间的定义中,有很多和马克思相近的地方,但也有明显区别。而且他的哲学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凡事都用"在场"来解释,本文将以"在场"这个角度,研究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时间与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28.
个人所得税扣除的人权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人所得税的第三次修正仅是个人所得税乃至税制改革的起步,未来的制度构建应当以人权保障的理念为指引。扣除方式、方法及标准影响税收负担的大小,是个人所得税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牵涉诸多人权问题。必要成本费用的扣除是纳税人财产权的要求,生计费用的扣除是生存权的要求,而平等权则要求各项扣除的非歧视性。  相似文献   
129.
罪犯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罪犯教育是对犯罪者再犯罪的一种预防 ,是改造罪犯的根本措施和手段 ,也是执行刑罚的目的所在。对罪犯教育的思想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和文化背景 ,是对人性认识、犯罪原因认识的综合产物。远古的思想家、哲学家提出了众多的观点。罪犯教育理论是刑罚理论发展的产物 ,是罪犯教育实践的结晶 ,它是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和行刑科学化、人道化进步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特殊的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30.
生存能力、生存权利与生存权利的保护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忠民 《河北法学》2005,23(1):64-66
人的生存能力与生存权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主要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后者则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我国把生存权视为人民的首要人权,客观原因是我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主观原因是党和国家的人民性。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民生存权的基本方式,是以国家引导经济发展为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