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167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132篇
政治理论   42篇
综合类   29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之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登科  郭颖洁 《现代法学》2003,25(5):100-104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我国加入WTO后在发展对外贸易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各种形式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使我国出口贸易遭受了严重打击。这些不良后果不仅是由我国自身原因造成的,还有许多法律上以及其他的原因。因而,采取相应的法律对策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32.
廖成忠 《行政与法》2006,1(8):95-99
相关研究或明或暗地将“传统与现代”作为民间法与国家法的重要区别。然而,民间法与国家法都是各自以一种进化的方式发展起来的,都有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并都在内外因素作用下不断变迁以适应现代社会,都有自己的经验、理性和正义观,都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都有传统性和自己的现代性,都有自身的现代化进程。而且,国家法与民间法从来都是相互影响并由此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转化和承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错混杂。将国家法和民间法作现代与传统的区分缺乏事实和理论依据。在法律多元的社会中,法律现代化是民间法与国家法各自在内外因素作用下的多线现代化。我们应当引导民间法的现代化,确保民间法现代化与国家法现代化的协调,确保正义的弘扬和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233.
民间法研究之于中国法学:意义与方法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时的中国法学正行进在多元路向上。民间法作为法律的社会化阐释方式,一方面作为法律多元之一而有利于法律的多元本质阐释,另方面作为媒介法律与社会的方式而助益于解决法律内部的逻辑困境和实现法治。民间法要以法源等方式和途径在制定法中凸现自身的存在和价值,才能助益于法治的实现。民间法研究不仅以条分缕析的问题意识、疑难思维突破和弥补系统论法律思维方法的局限性,而且在其中渐进的、点滴的展现和型塑着作为法的目的与价值素材的时代精神及其自身,因而从思维方法和目的与价值两方面不断型塑和提升着中国法学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34.
农民工身处城市,却没有城市居民的身份,他们是城市的"边缘人".他们的基本宪法权利--平等权、劳动权、休息权、社会保障权以及子女的受教育权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这既有立法层面的原因,也有适用法律层面的原因.在立法上应使每一农村全国人大代表代表的人口数和城市代表代表的人口数一样,赋予公民迁徙的自由;在法律适用上,政府部门、司法部门应当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各项宪法权利得以平等地享有,使"农民工"这一群体早日实现"从身份到契约"的跨越.  相似文献   
235.
自中国启动法制现代化事业以来,中国人的权利观念主体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但无讼意识仍然存在于人们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与法制现代化事业形成了一种张力.一方面无讼意识阻碍了法制现代化事业的推进.另一方面,当国家制定法与民间习惯法发生冲突而无法调和时,人们规避制定法转而诉诸自己所熟悉的乡规民约来解决身边的纷争.这时,无讼意识实际上起到了一个促进民间法向国家制定法融合和转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6.
信息伦理学是20世纪80年代在国外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档案信息化及网络化发展衍生出诸多档案信息伦理失范现象,探究档案信息伦理失范原因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方能找出建设档案信息伦理的良策,以便于快捷、高效地指导我们工作。  相似文献   
237.
中世纪晚期是自然法思想由古代向近现代、由神圣向世俗转变的重要过渡期。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程度不同的作用于自然法观念的变迁。其中,启示信仰与哲学、宗教神圣与世俗之间的矛盾冲突构成了其根本的动力。在此基础上,自然法理论的发展呈现为理智主义与意志主义两条不同的进路,它们在有关自然法问题的各个方面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不仅决定了其后自然法理论的走向,也影响着我们当下的选择判断。  相似文献   
238.
侵权补充责任是我国法官在实践中探索的一种责任形态,在2003年的司法解释中得到首次确认.作为一种新型的责任形态,学界研究甚少,更勿提关于理论基础共识的形成.目前,学界在侵权补充责任的理论基础方面存在两种观点,即不真正连带责任说和广义请求权竞合说;但两种观点并非尽善尽美,难以从全面、科学的角度阐释侵权补充责任.在综合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安全保障义务理论和原因力理论则在诠释侵权补充责任方面更具说服力.安全保障义务理论是我国对德国法中社会安全交往义务理论的继受,该理论为不作为行为的间接侵权承担责任提供了佐证,从而为侵权补充责任的适用奠定了理论前提.同时,原因力理论在我国的实践中越发得到重视,特别是在第三人和安全保障义务人的责任分析中,责任分担形态空白的出现为适用侵权补充责任留下了空间.由此,在社会管理创新和呼吁重视本土法治资源的情境下,契合法官的政策选择,补充责任就进入了侵权领域,成为新型的责任形态.  相似文献   
239.
仡佬族民间文学的区域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 《贵州民族研究》2005,25(4):125-129
仡佬族民间文学传统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现就已出版的部分仡佬族民间诗歌、传说、故事,来分析仡佬族民间文学中体现出的区域性特征———生存环境、图腾信仰、思维方式及其表现形式,并在历史变迁中体察仡佬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宽容开放、博大善良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40.
朱国良 《青年论坛》2014,(6):108-112
用法律手段保护民间文学艺术是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进程的需要,也是保护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问题首先是由发展中国家提出来的,发达国家中对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相对较弱.比较法视阈下,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尽可能既要与现行国内国际立法实现有效对接,又要坚持立法重构,以有效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传承、记录、整理和汇编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