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167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132篇
政治理论   42篇
综合类   29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刑法视野中的原因自由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臧震 《法学论坛》2004,19(3):72-76
原因自由行为理论是西方一个颇具争论的问题 ,它对传统刑法理论原则具有补充和完善的作用。我国应以此理论为基础 ,借鉴其他国家的立法模式 ,修订并完善我国的刑法典。  相似文献   
522.
民法上的人及其理性基础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永军 《法学研究》2005,27(5):15-26
受康德、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影响,法律主体被定格为“意志—主体—理性”的抽象图式。但是,理性人是为了完成民法典体系的构筑而通过法技术的抽象方法塑造出来的一个客观化的人像。因而,个人从本质上不同于民事主体。法人只能从经济的合理性而不能从哲学上寻找到法人纯粹是实证法上的规范结果,有必要对人与人之外的存在加以区别而给予符合人的处理。  相似文献   
523.
侦查假说的提出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侦查活动的目的是实现案件的最终侦破,在这个过程中,侦查假说的正确与否决定着整个侦查工作的成败.通常认为,侦查活动就是围绕侦查假说而展开的推理和论证的过程,因此,如何准确地提出侦查假说,并围绕其展开正确的推理和论证,就成为每个侦查人员必须研究、掌握的知识.  相似文献   
524.
中国古典法律解释中的目的智慧--追求法律的实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晖 《法学论坛》2005,20(4):53-65
尽管在中国古典法律解释中存在着多样的解释目的追求,但其中最重要者为寻求法律解释的实用性.这种实用性的实现具体地体现为以"情理交融"来实现不可言说的良心判决;借"实用理性"来寻求法律解释的可接受性;通过"妥协意向"追求法律解释中的实践互动;并最终实现在法律解释中人们交往行为的"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525.
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着“偶像崇拜”行为,对于处在身心过渡时期的青少年来说,这一行为的出现有其原因,我们应该对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行为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合理进行引导,注重教育方式的选择,成功榜样的树立,规范大众传媒的报道视点。  相似文献   
526.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多方面原因综合造成的。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引导和研究工作,同时还应切实提高广大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使我们所培养的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为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527.
张红 《法学研究》2013,(3):72-90
姓名变更是重要的人格自由利益,亦是姓名权的重要内容。姓名变更应区分为姓的变更和名的变更,并建立不同的规制模式。称姓选择限于家庭关系,从父姓还是从母姓,原则上坚持父母意见一致,例外则依法考量子女成长利益的最大化。第三姓原则上应被禁止,仅于特殊情形方可为之。对于名的更改,应以维护人之尊严与自由为判断基准,并采改名从宽原则;更名事由在立法上以“列举+一般条款”为模式,为解释者提供操作空间,同时强调更名之规范性与适当性。对于姓名变更的主体,18周岁以上由本人行使,18周岁以下亦不应绝对否定本人之更改权利。对于姓名变更之次数,原则上姓为一次名为两次,特殊情况下允许突破次数限制,但应从严界定特殊情形。  相似文献   
528.
民间心理学将信念理论作为重要的解释和预言行为的原则,它的核心内容是求助于信念和意图解释人的纷繁复杂的行为。信念理论的发展变迁不仅引发了民间心理学本体论地位和未来命运的激烈讨论,更重要的是,它动摇了多年来一直稳固如山的心灵哲学的根基和地位,由此对现实生活中人们身心问题尤其是对心灵的解构有着极其重要的观照意义。  相似文献   
529.
In this paper I try to see how the Derridean aporias of the law of the urgency of legal decisions (the law interrupts the input of knowledge 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and the épokhè of the rule (justice can never be done in the present) are reveal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justification of sanctions. I argue that sanctions can only be justified in a purposive manner in the last instance. They can only be means to an end of punishment which has been opted for, and which can be justified on grounds of principles, or an authoritative calculation of incommensurable entities. I argue against theories, which advocate the internal connection of law and morality, because if such a connection could be established, the aporia of the hurried and unjustified action would obviously disappear. In particular my target is discourse theory as formulated mainly by Robert Alexy with his Sonderfallthese(Special Case Thesis). My objection is that, because of their instrumental nature, sanctions cannot be justified on moral grounds. I also consider some objections that could be raised from Klaus Günther's theory of appropriateness and Habermas'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moral, ethical and pragmatic employments of practical reason. I am argue that the former, which would become relevant at the stage of application, that is sentencing, does not resolve the justificatory problem of sanctions, and the latter confirms rather than falsifies my claim that punishment can never be said to be just.  相似文献   
530.
与西方相比,中国文化缺乏主体性背景。这种缺失导致了近现代中国在吸收西方理性、自由、平等等文化理念方面的困难,滞缓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相反,西方文化内涵了理性(逻各斯)和自由(努斯)的因子,为其主体性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中国要确立现代的主体性,将主体从诗意直觉、伦理及自然中复活,需要借鉴和吸收西方文化的精神内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