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6篇
  免费   227篇
各国政治   148篇
工人农民   55篇
世界政治   2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9篇
法律   446篇
中国共产党   105篇
中国政治   175篇
政治理论   759篇
综合类   4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237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387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This article analyses two cases brought by aboriginal Australians against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 acquisition of long leases of their land under the Northern Territory National Emergency Response Act 2007. These leases are conspicuous, particularly in that the government always made it clear that it would not take up its right to exclusive possession of the leased land, and has not done so. The leases have not been used to evict residents, as some feared; nor to pursue mining or agricultural activity. Socio‐legal theories centered on the right to exclusive possession cannot account for these leases.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use of property under the 2007 Act, the legal geographies of the areas subject to the leases and the political potency of property beyond exclusive possession, and suggests an understanding of property as a spatially contingent relation of belonging. Specifically,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property is productive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order and so can function as a tool of governance.  相似文献   
972.
在“海权论”“无主”“共有”等国际视阈下,北极地区的归属特别是能源资源权益的划分一直悬而未决——特别是在近年来北极环境变迁逐步加快、各国极地活动能力不断增强、全球能源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各国拓宽能源获取渠道的需求已经变得越来越强烈。无论是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北极地区国家,还是以中国为代表的“非北极国家”,都对北极有着较强的能源权益声索以及能源安全维护需求。围绕着北极地区的公共与私有属性界定、开放与排他政策选择、法制与权力标准划分等诸多问题,各国之间展开了全方位的多轮博弈。目前,在各国北极政策“理念一致、目标冲突”的背景下,在北极开展合作特别是能源开发合作也越发困难重重。而对于提倡构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中国来说,要想维护本国在北极的能源安全,就必须借助在北极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的力量,通过分享理念、设置议题、促成合作等多种方式,实现对北极事务的有效介入。这将有助于规避因恶性竞争而带来的战略透支,为增强中国的北极能源开发话语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73.
本文从贷款合约延续性出发,指出在贷款合约延续期间,外部要素市场以及法律法规环境可以通过作用于借款公司财务健康的方式,间接影响银行的业绩,这是一种完全有别于传统理论的间接银行外部治理理论。并且,本文还利用我国61家城市商业银行2005-2009年度数据对该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一般公司的外部要素市场竞争以及法律法规环境完善的确改善了银行业绩,从而也证实了本文提出的理论。  相似文献   
974.
在我国高校权力主体走向多元、权力结构趋于扁平的背景下,实现高校治理各主体的协同已成为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协同治理理论切入,剖析中国高校权力结构现状,阐述协同治理将成为我国高校的必然选择。在分析我国高校权力结构变迁基础上,从治理价值基础、机制建设和理性行为培育等方面探讨高校协同治理的构想。  相似文献   
975.
公益事业单位既是中国事业单位集群的主体,也是分类改革后能够继续保留在国家事业序列内的唯一类型。现有公益事业单位虽然在职能目标上符合国家事业的要求,但在组织形态上还需要进一步转变成为"现代公益事业组织"。在法人自治基础上的科学管理是现代公益事业组织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征,公益事业单位内部治理模式改革的核心是构建与组织属性相符合的法人治理结构。公益事业单位由于其职能范围的广泛性、组织地位的独立性以及行为目标的公共性,适宜采用"理事会+执行负责人"的法人治理结构,同时还应建立一个由利益相关人广泛参与的共同治理架构。  相似文献   
976.
新世纪以来,全球治理的理论和实践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作为全球治理新探索的"海利根达姆进程"受到了较多的关注。运用"结构-进程"互动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透彻的认识"海利根达姆进程"的启动、发展和演变;此外,这一新视角并不仅限于观察单一案例,对于我们分析和研究更广泛的全球治理实践,也是适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77.
金正恩时代的朝鲜和图们江区域的中俄朝合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朝鲜的稳定发展和朝鲜半岛的无核化,符合我国利益。西方力图颠覆朝鲜政权。朝鲜政权能够生存,关键在于高层领导内部的求同存异、精诚团结,并得益于有效地强化政治教育、对西方渗透的严防死守。金正恩成为领袖,将集全权于一身,独自领导朝鲜。朝鲜的经济体制正在发生变化,"中产阶级"的代表已经出现,原始的资本主义方式成为许多朝鲜人谋生的手段。金正恩需要改变朝鲜的贫穷状况,让人民富裕,出现了改革的舆论和迹象。近年,中俄两国均积极采取措施帮助朝鲜改善管理制度、培育造血功能。中朝共同开发、共同管理罗先区和黄金坪、威化岛,俄罗斯推出俄朝韩三方合作新模式。目前朝鲜投资风险大,预期回报率低。建议中俄应排除干扰,求同存异,积极探索互相配合、分担和分摊风险、减轻负担,有利各方的合作途径。充分发挥中国政府的图们江开发战略和中俄两国元首签署的区域合作规划战略的作用,进一步深入开展合作。  相似文献   
978.
近年来共享用工在人力资源调配和促进就业等方面取得了实效,但同时也暴露出苗头性的滥用问题和深层次的症结根源.本研究通过梳理分析共享用工的发展类型、差异比较、共性特点及未来趋势,剖析共享用工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研究发现,实践中共享用工形式多样、法律关系含混复杂.因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其法律性质及劳动用工关系界定不...  相似文献   
979.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严打"、"普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等方式可以看作是国家对基层社会进行治理的探索.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吹响了全面依法治理基层社会的号角.作为拥有执法人员数量最多的基层执法机构,处在社会矛盾解决第一线的派出所的法律实施依据、方法和技术理应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法治资源和法治路径.浙江省K派出所的案例、做法和制度有力地诠释了派出所的法律实施契合基层社会治理.派出所法律实施所展现出来的四大法治功能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桥梁.派出所应从人口管理、行政执法、刑事司法、服务社会、走群众路线、严格遵守程序原则和善于运用非正式制度性因素等方面来为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提供理念支持和行动榜样.  相似文献   
980.
Recent work on coalition governance claims that government parties use the chairs of parliamentary committees to ‘shadow’ ministers and thus to monitor coalition partners. This argument rests on the assumption that committee chairs enjoy special powers to extract information from ministries and to affect policy-making in committee. To test this assumption, the paper develops the first comparative measure of committee chair powers in fifteen Western European democracies.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most committee chairs have very limited formal powers and that the share of shadowing chairs does not increase when committee chairs are more powerful. Both findings cast doubt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shadow chairs as a monitoring device. We sketch an alternative explanation according to which coalition parties employ the shadowing strategy in order to increase public visibility and to counteract issue ownership by the minister’s par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