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2篇
  免费   28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49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108篇
中国共产党   104篇
中国政治   214篇
政治理论   56篇
综合类   42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毛立新 《政法学刊》2006,23(5):28-32
侦查理念法治化是侦查法治化的先导,引导着制度构建和侦查实践。侦查理念由侦查属性观、侦查目的观、侦查构造观等内容构成。侦查理念的法治化包括:侦查属性观由专政活动说、认识活动说走向执法活动说;侦查目的观由打击敌人说、查明真相说走向公平正义说;侦查构造观由敌我斗争模式、实事求是模式走向正当程序模式。  相似文献   
12.
法治文化的建设传播是普法工作的基本任务,对促进公民法治人格的养成、规范公权力的法治化运行、推进我国法治化的进程等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六五"普法依法治理期间,应更加重视法治文化的建设和繁荣,通过法治文化理论研究、法治理念宣传教育、法治教育载体拓展、法治文化环境建设等可行途径,使人们在法治文化的浸润下将法治精神根植于内心,指导人们合法行为习惯和模式的养成。  相似文献   
13.
提高工科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应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以适应当前及未来社会的需要。该文在分析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几点意见,以此促进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其重要内容是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惩治腐败问题.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党员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这既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也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需要.作者就如何加强党性修养提出了自己的拙见.  相似文献   
15.
政治文明作为人类文明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整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的“晴雨表” ,是精神文明的“主心骨” ,是生态文明的“保护神”。  相似文献   
16.
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是高等学校一项重要任务。要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开展国情教育、历史文化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全球意识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典型引导、校园文化等形式多样的方式,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社会主义办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适应军事变革要求推进军队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军事变革的发展给我军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要求我军政治工作从转变观念入手,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使我军政治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提供服务保证.  相似文献   
18.
校园文化主要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方面的内容。它具有独特的功能。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就必须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是围绕三个层次的校园文化来展开进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毛泽东思想百花园中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葩。它体现于毛泽东关心、思索、研究的各个领域,是贯串始终、联系毛泽东思想的主线。毛泽东的创新思想主要有四个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为了纪念严复诞辰150周年,了解青年眼中的严复,我们对福建师范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表明,严复在青年大学生中知名度较高,多数青年大学生能较为准确的把握住对严复的历史定位,但对于严复作为近代启蒙思想家的历史文化内涵理解还不够深刻,对严复文化遗产的关注不足。笔者还对宣传严复和保护严复历史文化遗产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