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11篇 |
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25篇 |
工人农民 | 110篇 |
世界政治 | 38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60篇 |
法律 | 343篇 |
中国共产党 | 240篇 |
中国政治 | 496篇 |
政治理论 | 232篇 |
综合类 | 78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26篇 |
2020年 | 63篇 |
2019年 | 25篇 |
2018年 | 32篇 |
2017年 | 29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34篇 |
2014年 | 114篇 |
2013年 | 163篇 |
2012年 | 192篇 |
2011年 | 191篇 |
2010年 | 134篇 |
2009年 | 163篇 |
2008年 | 138篇 |
2007年 | 127篇 |
2006年 | 173篇 |
2005年 | 124篇 |
2004年 | 136篇 |
2003年 | 142篇 |
2002年 | 140篇 |
2001年 | 83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5篇 |
1997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制度变迁中的创新精神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实力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国综合国力的大小和它在世界上的地位,因而技术的创新力对国家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但是,科技的发展从来都不是自发的,没有代价的;技术的创新也只是狭义的创新;制度变迁和制度的框架决定着技术发展的空间。制度的创新才是广义上的创新,是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因而也是技术创新的原动力。只有激发整个民族的制度创新精神,才能谈得上技术的创新和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102.
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四大主体之一,然而其重要性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识。高校研发经费支出远低于企业和研究机构。研发活动多集中于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和试验发展研究薄弱,专利授权量与申请量比值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不高,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低、强度小、人均经费少,研发经费在各活动领域的配置不合理。我国应借鉴域外经验,加大对高校研发经费的投入力度,推进校企结合和高校与研究机构的整合,提升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3.
信息化治理兴起于欧洲,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创新手段之一.本文在借鉴国外信息化治理理论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动员各种有生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创新信息化治理主体、完善信息化治理手段的应用范围、提高信息化治理效率、创新信息化治理机制等建议,以期对我国信息化治理创新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4.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世界性难题,而其破解之道仍在探索之中.本文以吉林省松原市为例,指出了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松原市通过深化企业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初步实现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做法,以期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社会管理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依海治国基本方略的内在要求。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的背景下,改革现有社会管理模式、创造新的社会管理模式,难点在于革除现有的以行政权力为主导的社会管理模式的若干积弊,遏制权力运行不受法律制约的现象;重点在于加强和完善法律监督的力度,尤其是加强和完善检察机关的检察监督职责。在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既要认识到法律监督的重要保障作用,也要认识到法律监督作为社会管理有机组成部分的重要地位,从外部保障和内部效用两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法律监督工作,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06.
107.
俄罗斯反危机政策是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相结合、静态的应急和动态的发展相平衡的综合性政策工具组合。根据俄罗斯经济面对的外部冲击和内在约束条件,俄罗斯政府在保护发展潜力、培育要素基础和构建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三个方面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根本目的在于鼓励创新,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8.
宋国力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22(3):5-9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激励当代青年增强使命和责任,引领青年发展必须有良好政策机制创新驱动。城镇化科学发展应当充分照顾不同阶层青年的利益和诉求,更要把人的现代化放在核心位置。共青团作为党和政府青年工作的中坚力量,真心做好党的青年群众工作,必须充分发挥连心桥作用。 相似文献
109.
谭正义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3,(3):77-82
我国军事法学经过30年的繁荣发展,初步构建了完整成熟的学科理论体系,但研究中移植复制一般法学理论成果的痕迹明显,对军事法的"个性"或特殊规律性的揭示不足。未来军事法学的理论创新,在运用法解释学和法社会学方法继续"法内说法"的同时,需要将研究视角转向法外,即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深化军事法的研究,通过"法外说法"进一步对军事法的特殊性进行全新理论阐释和重构。 相似文献
110.
胡茄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3,(1):10-12
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这给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实践、抓好理论武装指明了方向。党员干部要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坚持实事求是,勇于实践,积极推进党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