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3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代表和体现劳动者利益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中,我国最强大的劳动者阶级--工人阶级的内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社会阶层涌现出来.人民内部矛盾显著增多,劳动关系矛盾日益凸现.如何理解和运用劳动价值论协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关系问题,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2.
要在以股份制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制度中有效实现劳动者参与企业民主管理,首先必须在理论上正确认识劳动者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性质.现代企业制度是不同要素所有者的契约关系,劳动者参与企业民主管理不是企业主人翁的权力,而是劳动力产权所有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43.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现象已成为社会治安的一大隐患。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整合各种犯罪理论才能做出较全面的分析,将犯罪学中的社会控制理论、社会支持理论、压力理论进行整合,用以分析其犯罪原因就是一种思路。一些新生代农民工在其成长和社会化过程中缺少家庭的关爱与正常教育,在其生活中缺乏有效的社会控制和社会支持,由于生存压力过大而导致的紧张和失范,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他们走上犯罪道路。  相似文献   
44.
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企业工会工作,推进工会组织领导下的维权机制建设,认真做好农民工维权工作,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建功立业,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会工作的重点。推进工会重点工作必须讲究工作策略。  相似文献   
45.
学术界与实务界对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再就业所形成的用工关系有不同的认识。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法上的两个基本范畴,在经济基础层面,超龄劳动者再就业形成的应当是非常态劳动关系,而非劳务关系;在上层建筑层面,超龄劳动者再就业形成的应当是非标准劳动法律关系。为彻底解决现阶段超龄劳动者再就业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有必要取消一刀切的法定退休年龄限制,变强制退休制度为弹性退休制度,同时将社会保险待遇的给付与劳动关系的状态脱钩,劳动者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后如仍未退出劳动过程的,用人单位无须再承担缴纳养老保险费义务,但双方的劳动关系性质不变。  相似文献   
4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劳动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劳动者权利的健全与完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劳动者最主要的权利是劳动力所有权。社会主义强调劳动者权利,市场经济注重劳动力价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劳动者权利与劳动力价值相统一。劳动者权利主要是通过国家实现的,而劳动力价值则主要是通过企业与市场实现的。  相似文献   
47.
近些年,涉及劳动者生命道德问题的事件不断发生,劳动者的生命无论是其神圣性、质量还是生命的价值都面临严峻的挑战.事件的发生有其深刻的伦理社会根源,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构建有利于劳动者生命尊严的伦理学框架是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48.
农民工目前总数已超过一亿,成为我国第二、第三产业中真正的主力军,他们的合法权益往往受到各种侵害,而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对其利益的保护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在这种情形之下,通过法律援助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已成为农民工最经济且最有效的选择。本文以农村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农民工的再社会化诸问题为视角,探讨了目前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不足之处,并就其完善措施展开讨论,以期对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9.
李雄 《河北法学》2008,26(1):36-41
劳动者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新时期劳动者利益保护的价值取向和制度目标.劳动者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关键是依法塑造劳动者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制度体系,并着力解决好三个主要问题:重构劳动者定义,依法赋予劳动者平等的主体地位;保护劳动者平等的就业权;改革并完善我国劳动报酬制度,保障劳动者平等的劳动报酬权.  相似文献   
50.
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的行为,严重侵害了童工的身心健康,妨害了国家相关法律的实施。本罪的主体为合法成立的单位,主观方面是故意。应对本罪的条文进行修正,以使其既适用于自然人犯罪,也适用于单位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