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7篇
  免费   16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149篇
中国共产党   119篇
中国政治   137篇
政治理论   42篇
综合类   29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公开招标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方式,在政府采购法中已经得到了确认,采购人有义务认真遵照执行,政府采购管理机关也要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规定,通过严格采用公开招标以外的采购方式、增强采购活动的计划性等手段来强化公开招标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02.
当前,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善于协调利益关系的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多方努力,切实提高善于协调利益关系的素质。  相似文献   
103.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这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不断探索执政规律,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成果。毛泽东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邓小平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江泽民深化和完善了依法治国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4.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我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存在至今,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一度成为人们探讨的焦点,一方面是人们对于实现诚信后果的良好期待,同时也证明了实现诚信的艰难,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事业的日益发展,其作用发挥与价值内蕴发生巨大的尴尬背离,陷入一种困境之中.于是透过历史视城潜心思考,追根溯源,分析形成这种困境的原因,从而为中国当代法律的诚实信用原则寻路通衢便成为一种责任和必然.  相似文献   
105.
要深刻理解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要内容,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维护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意识,为人民执法、靠人民执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合理合法、平等对待、及时高效、程序公正的意识,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6.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公安机关特别是公安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维护稳定工作的重大意义,把思想认识真正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大力推进各项公安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07.
论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之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位分类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最基本的制度设计之一。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有关职位分类制度的规定相比较而言,《公务员法》中设计的职位分类制度有许多创新之处,具体体现在职位类别划分更为科学、职务序列设置更加多样化、级别的内涵与功能更为明确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8.
"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必须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这是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反复折射出的客观真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要件、成果等内容为理论框架和逻辑视线,结合“三个代表”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形成过程,科学分析其实践功效,特别是与“三个有利于”的继承创新关系,必然得出结论:“三个代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09.
无产阶级政党在现行宪法中的宪定执政地位是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在社会主义宪政国家阶段具有历史唯物论意义的逻辑推论。这种执政的宪定地位是实现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跨越的保证。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历程揭示了在社会主义阶段必须将社会主义的国家建构成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宪政国家理念与社会主义才能真正实现在宪法框架下的统一。社会主义宪政体制的内涵发展与时代发展的客观现状决定了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必须重新解读。其正当性与合法性在于其社会主义宪政国家建设过程中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10.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对劳动合同法进行了逐条梳理,对易产生歧义的条款做了更为细化的解释和说明,提高了合同法的可操作性。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尚有些实际问题未得到解决,亟需尽快澄清和完善,但《条例》出台总体上是好的,最大限度的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