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36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20篇
中国共产党   23篇
中国政治   54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1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命案必破”的逻辑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汉民 《政法学刊》2007,24(2):17-20
“命案必破”是一个规范命题,承诺命题,同时又是一个必然模态命题。“命案必破”之因,产生了公安工作发展之果;公安工作发展之果又不断促进“命案必破”目标的实现;“命案必破”目标的不断实现必然促进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因此,无论从逻辑上对命题本身的解读,还是对命题与实践结果的因果分析,都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命案必破”命题的提出不但是科学的,而且具有十分积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32.
民事诉讼的价值取向——公平与效率的权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 ,公平与效率是民事诉讼法设计与操作中恒久存在并冲突着的基本价值目标 ,其所描述和反映的是诉讼成本资源的配置状态的不同方面。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条件下 ,应将具有主观色彩和不确定性的公平目标同具有可预测性的客观效率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探索两者的最佳平衡点  相似文献   
3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通常包括中国共产党、党的理论工作者、人民群众,而其客体是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所指向的对象,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体系、思想观点、动力机制等诸方面。认真分析和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客体,必将有助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客体之间进行逻辑互动,从而有效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34.
"四句教"是王阳明晚年的教法。但此教法一经提出,便引发旧时代学者对这一思想的不同理解和诸多纷争。当代新儒家学者刘述先以"两行之理"为理论预设对"四句教"以及这些纷争予以阐释和裁定,并在此基础上将"四句教"定位为阳明思想的最后定见乃至宋明理学思想的总结。这样的定位是不合理的。因为阳明思想的最后定见和终极宗旨是"致良知"方法论原则思想,这是理解这一问题的关键。理解了这一点,不仅能为解决"四句教"问题之争以及评价刘述先的思想得失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对把握阳明哲学乃至中国哲学的精神实质以及解决"合理的知识形态形而上学观念何以可能"的"哲学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
也论减价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利 《时代法学》2010,8(6):59-64
减价是当事人一项选择性的救济权利,并且减价同时应该被理解为包括涨价在内。减价制度的意义在于维持合同的风险均衡,持续当事人的风险分配格局,激励或促进效率的履行和资源的效率配置。为此减价计算中的比例关系应是:履行时履行地不符合约定的履行与符合约定的履行的市场价格之比。减价的构成条件就是履行不符合约定且买方接受,实质就是买方接受了不符合约定的履行,所以此制度一般性地适用于各种违约救济,不限于特定类型的合同。由于存在减价与终止合同或主张赔偿的选择,减价出现的几率并不高。另外,减价不以修理、更换或重做等救济用尽为原则。  相似文献   
36.
文章利用修正过的图尔明论辩模式。考察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中论辩结构和要素的使用情况,目的是从修辞学的角度研究英专学生的思维品质:(1)论辩结构的完备性;(2)主张或然度所体现的逻辑思维客观性;(3)对手意识所体现的论辩力度;(4)论辩成分延展性所体现的思维广度和深度。结果表明:(1)92%的受试将论辩结构作为议论文的语篇组织方式;(2)95%的受试提出主张时采取了极端的或然表达方式,影响了逻辑思维的客观性;(3)对手意识普遍薄弱,仅有29%的议论出现了反驳潜势,但没有人就可能的对手观点展开实质性的驳论,影响了逻辑论辩的力度;(4)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随着年级的升高,虽有提高但并没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37.
商业受贿罪客观要件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忠志 《法学论坛》2006,21(5):8-11
商业受贿罪的客观构成要件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从国外立法和我国实际出发,在商业受贿罪客观构成要件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既包括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也包括利用过去职务之便和利用将来的职务之便;不应取消“为他人谋取利益”构成要素;“贿赂”应当包括财产性和非财产性利益。  相似文献   
38.
签字笔水、圆珠笔油红外发光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记录不同激发光、接收滤光镜下,各种油墨红外发光强弱的程度,为文字检验提供基础性的研究。方法用多波段光源中510~650nm单色光激发各种油墨样本,全波段物证检验CCD系统记录样本在530~950nm接收滤光镜下出现的红外发光图像。结果多数油墨在接收滤光镜到达800~850nm时,呈现出强烈的红外发光状态,并随接收波段的上升而开始衰减。结论可利用某些油墨的发光与否,发光强与弱的特性,检验案件中涂改和涂抹字迹。  相似文献   
39.
论实证主义界域的数学心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主义”的实证论应该被人们所唾弃,但是,作为方法的实证研究依然具有时代的生命力。为了实现科学的有效实证,从孔德到马赫、再到卡尔纳普等三代实证主义,在人类心理的数学属性问题上克服了黑格尔时代之前的朦胧与局限,展现出扬弃与继承的从含混到明晰、从矛盾到统一的数学心理观思想与体系。纵观实证主义的发展历程,应该承认实证主义界域下的数学心理观思想沾染着历史的尘迹,但是,面对百年隆昌的心理实证研究,它的实证方法与探索精神依然能为人们探寻人类心理的数学属性提供丰富的营养,并为当代实证心理学、脑科学、认知科学重新审视浩繁而庞杂的心理学实证资料掀开全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40.
立案程序一直是刑事诉讼法修改中讨论的热点。作为侦查启动程序的立案程序在实践中常常有初查和审查穿插其中,而不具侦查法律属性的初查和审查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否定了刑事诉讼程序的正当性。对侦查启动程序的完善应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应充分考虑侦查实践中审查与初查的合理性,从而在立法上做出完善,使之与实践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