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99篇
中国共产党   49篇
中国政治   74篇
政治理论   37篇
综合类   18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在西方伦理学发展史上,道德究竟是以理性还是以情感为基础,就此而言存在着理性伦理派和情感伦理派之间针锋相对的两种立场。文章在阐释和分析了以霍布斯和休谟为代表的契约论理性伦理和以叔本华为代表的同情伦理的基础上,论证了从根本上说情感与理性在伦理道德中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我们道德决断中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的因素。人之所以需要守德,与人既是由理性驱动、也是由情感引导的特性相关,因而应从理性合作和情感驱动两个方面.才能厘清人娄服从道德要求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202.
互联网在扩大人们知识视野的同时也引发了部分大学生个体价值迷失等一系列道德失范行为,导致大学生道德人格分离、价值观念扭曲、道德情感淡漠和责任感弱化。因此,必须强化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立法、完善网络监督机制及搭建校园信息交流平台,主动占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203.
小悦悦事件的发生使见危不救立法成为当前社会热议的一个问题,对此,部分国家已经有了法律规定,但是,国外的立法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不大,法律不能成为强制人们为善的工具。从刑法学的角度来讲,见危不救立法还混淆了道德义务与作为义务,而且,见危不救立法在司法实践中操作困难;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保障公民的见义勇为行为比进行见危不救立法更能产生好的社会效果。因此,我国目前不适宜对见危不救立法。  相似文献   
204.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先后建立了苏区、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由于社会进步及共产主义思想传播,革命根据地群众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新的道德观。新道德集中体现了对人的尊重、贯穿了对迷信的涤荡,且具有一些政治色彩,这些都是当时历史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5.
台湾著名僧人释证严,以慈善心和普济世人的感召力、组织力、高效率,而具世界性影响。慈济具有底层精神、无怨悔不停息精神、爱的双向循环精神和多向合流精神、永结广善之缘的精神,等等,我们都须学习和借鉴。以利改善社会风气和党风,推进两岸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6.
教师生活方式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教师文化,是一种自在文化.师德建设与教师的生活方式是自觉文化与自在文化的关系.建设高校师德的有效路径就是从教师日常生活方式入手培育爱岗敬业的品德;从教师工作方式入手培育教书育人的品德;从思维方式入手培育为人师表的品德.  相似文献   
207.
诱惑侦查的人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诱惑侦查是一种高效的侦查措施,但在理论和实践中备受争议,究其原因是我国还缺少对诱惑侦查的人性研究。在诱惑侦查中也存在人性的“善”与“恶”,对人性的拷问恰恰是诱惑侦查所急需解决的基础性伦理问题,是在法无明文规定下正确指导诱惑侦查的基础。对诱惑侦查所必然具有的人性风险的规制必须采取道德控制先行原则,制定优良的道德控制体系实现对其人性风险的规制。并且对诱惑侦查的立法也要实现人性化。  相似文献   
208.
周德海 《桂海论丛》2012,28(2):44-48
在国内学术界,有学者试图依据黑格尔的法哲学理论,提出"德—法整合"命题,为在现实社会中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提供理论上的根据和支持。在黑格尔法哲学理论中,是法律统摄并涵盖道德和伦理,而不存在一个道德与法律之间"互动整合"的"德—法整合"关系。因此,从黑格尔的法哲学理论中寻找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思想资源,只能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理论的误解和曲解。  相似文献   
209.
In Kyrgyzstan, as in the rest of Central Asia, recent decades have witnessed a proliferation of distinctions between ‘good’ and ‘bad’ Islam. What is perceived as a growing ‘religiosity’ is often seen as a symptom of post-Soviet chaos and excess, but people equally tend to see Islam a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well-being, for themselves and for society as such. It is argued that a general feature of the Islam many Muslims strive for – and occasionally experience glimpses of – is one that expresses, embodies and enables a balanced existence: a balance between well-being in this world and in the afterlife; a balance between the acceptance of one's fate and the attempt to improve one's situation; or a balance between adherence to abstract dogmas and respect for local moralities.  相似文献   
210.
Abstract

Two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the age of globalisation are (i) the increasing areas that are being moralised and an inflation in the production of discourses on ethics, and with it (ii) an increase in the salience of nonsense in public discourse and mass media content. While scholars and media pundits argue that the proliferation of discourses about morality and global ethics is aimed at moral regeneration and an elimination of nonsense,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on the contrary, the proliferation of moralising and the formulation of codes of ethics result in an increase of nonsense in public discourse and are eliminating freedom of speech and critical scholarship. Taking a Nietzschean and Machiavellian perspective, this article seeks to unveil the discourse on ethics as a strategy and tactic in the global clash of civilizations, whereby moralising and ethics are used as weapons of war. Today the fabrication of politically correct global ethics is an intellectual treason and poses a greater danger than terror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