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99篇
中国共产党   49篇
中国政治   74篇
政治理论   37篇
综合类   18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从社会学角度看,国民的基本道德素质状况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明水平和社会控制能力;治国的根本在于“治人“,在于通过道德调控,使国民成为具有自觉道德规范意识的文明人;道德约束是社会运行的有效控制力;道德缺失,必然导致国家控制力的减弱;道德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自我的内在文化力,是社会进步的公共财富;德法并举是社会进步的整合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构成了完备的治国体系;在社会管理系统中,法治与德治的差别在于,一个是外在立法,一个是内在立法.两大规范体系的统一,共同实现对社会的整合.  相似文献   
352.
加强"官德"建设是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以德治国方略的核心,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应认真分析当前我国"官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表现,找出其原因,进而针对性地寻求加强"官德"建设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353.
"以德治国",德、法并举是治理国家的两种手段."以德治国"的关键是要建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在坚持"以德治国",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方面,当前应抓好党的建设、宣传教育等工作.  相似文献   
354.
解析"官德"     
以德治国何以重在以德治"官"?根本原因在于领导干部是具体执掌社会公共权力的群体,其从政道德即"官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涉政"是"官德"的本质特征;"廉洁"是"官德"的底线规范;"慎独"是"官德"的修养境界.  相似文献   
355.
目前,大学生对网上交际比较感兴趣。受道德观念的支配,他们对于网上交际行为有自己的认识和评价。调查显示,网上交际,是一种新的人际交往方式,如果运用得好,对大学生成长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总体看来,大学生网上交际的态度,以及评价网上交际行为的价值标准是比较健康的。  相似文献   
356.
通说认为只有严重不道德的行为才有被刑法惩罚的可能。然而 ,这只是人类美好的理想 ,现实工业社会中 ,越来越多的道德中性行为被刑法规定为犯罪行为。针对这种不合理的刑法滥用现象 ,作者通过对道德之恶和刑法之罪的概念分析和两者之间关系的历史追溯 ,认为现代刑法与道德之恶与刑法之罪的应然模式相冲突并提出了冲突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57.
依法行政是法治主义发展的产物,在现代行政法理论中居于核心地位。它在保障行政机关顺利地行使职权,履行职责,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利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践中,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结果有时会与人们心目中的“正义”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有些人对法律产生怀疑,甚至指责行政机关思想僵化、不灵活。本文从一起交通违法案件所引发的争议谈起,从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两个层面分析依法行政中的“法”、法与道德关系、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的关系、行政机关的权力与义务。力求从理性的角度认识行政法。  相似文献   
358.
行政道德建设是行政伦理研究的重要课题。弄清行政道德与政治、行政道德与市场经济、行政道德与职业道德的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行政道德机制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59.
ABSTRACT

Souvenirs can help illustrate the world-view towards a country under intervention. Following the work of Lisa Smirl, this article analyses a particular set of souvenirs from Afghanistan in order to establish how the intervention there is shaping the imaginary of conflict professionals working in Kabul in the final years of th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ssistance Forces (ISAF). Souvenirs are analysed as consistent with established tropes, in the case of Afghanistan dating back to colonial encounters beginning in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much of the ‘Othering' knowledge produced is actualized in souvenirs. In a focused analysis of a Scorpion glass, representing a particular type of souvenir, the articles concludes by showing how what souvenirs transmit is ambiguous and depends on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and meanings attached to them by different audiences. For conflict professionals who buy these items, they are a way to bridge the gap of their home experience and their life in intervention context. Souvenirs can help mitigate the ‘liminal’ existence that many security professionals, aid workers or embassy staff experience during missions in intervened countries. At the same time, they reify the tropes and narratives about the intervened countries and peoples and thus shape the way interventions are understood, conducted and practised.  相似文献   
360.
志愿服务:公民道德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应该具有丰富多样的教育方式,鼓励公民参与志愿服务是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志愿服务的方向、内容、形式都对公民道德教育有帮助。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自愿性有利于公民道德认识的培养,参与性有利于公民道德能力的培养,体验性有利于公民道德情感的培养,自律性有利于公民道德责任的培养。志愿精神是公民道德的一种体现,通过引导人们参与社会服务、培育志愿精神,有利于公民道德素质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